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的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科学技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这次基础教育整体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的。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我国1999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推进,高考改革也成为必然。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试题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否更加合理的发挥了对学生的评价功能以及良好的选拔功能,课标卷与大钢卷相比有哪些继承与发展,还有哪些不足有待与完善,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对于英语高考试题的对比研究不仅对于学校和国家更加合理的对学生实施评价,选拔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改进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观国内外有关语言测试研究的文献,目前对高考英语试题的比较研究甚少。国外学者主要从语言测试的历史、原则、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如交际语言测试、信度和效度、语言测试的社会功能、影响考生发挥的因素、做事测试和其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虽然每年高考后,国内研究有关英语考试的文章比比皆是,但只是基于单套试题本身的研究,没有从理论高度,如命题内容、能力层次等作深入对比分析。鉴于“费时低效”、教师过分重视理论和规则知识的讲解、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听说技能训练的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本文试图以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山东卷和全国卷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索课标卷与大钢卷的异同。 比较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研究试图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语言测试理论以及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理论依据,采用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相结合、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相结合以及直接比较与间接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2008年高考英语试题山东卷和全国卷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和讨论。 首先对两套试题整体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两套试题均考查了学生的听、读、写三项基本技能,山东卷比全国卷更符合英语课程标准;而对两份试卷单项试题的对比分析显示两套试题均考查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忽视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 在比较两套试题异同点的基础之上,本文预见性地发现未来我国英语高考具有以下趋势:主题题逐步增多、客观题逐步减少;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理解题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技能测试逐步综合化以及写作内容的情景化和开放性受到重视;同时,本文对中学一线英语教师提出了重视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加强情景写作教学训练、增加英语学习策略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改革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