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现有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中国31个省份的1979—2012年相关面板数据为依据,运用了随机系数模型,并结合T检验和Wald检验,多角度地深入研究、分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面板VAR模型研究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三维分析方法的运用来解读通货膨胀、金融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多个方面、层层递进地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影响路径以及功能提供等方面内容,并证实了如下结果:1.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一是从我国各省份的总体情况分析,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正面影响,且金融发展得越好经济增长越快。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规模与效率在促进经济实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效率提升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丰富金融服务产品、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二是从我国各省份不同时期时间序列分析。以1979-1995年和1995年-2012年两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来看,1995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化,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大,且经济发展阶段越高作用越强。三是地区经济越发达,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自身实际禀赋,采取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四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金融发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乘数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循环增长模式。金融通过影响、调节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因此,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本文运用了面板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预测误差分析结果以及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GDP环比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环比增长率是双向的因果关系,GDP环比增长率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环比增长率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环比增长率之间是单向的因果关系。3.金融发展与通货膨胀负向相关,金融发展对于通货膨胀的变化较为敏感。从我国东、中、西部分地区情况看,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会以更高的通胀水平作为代价,金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部经济一般发达地区,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相比较低的金融发展,会带来更低的经济增长;因此在控制好通胀的同时,应通过促进金融发展来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对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通货膨胀的敏感性略微偏低;低通胀时,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到提升促进作用;高通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增长率,但经济增长的长久动力还是来源于金融发展。从总体上看,高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较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不同通货膨胀阶段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同。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与金融发展反向变化,高通货膨胀会抑制金融发展。金融过快、过高地发展,不仅仅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一部分还转化为通货膨胀,但归根结底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源,通货膨胀只能带来短期的经济繁荣,高水平的金融发展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率的峰值。综上,在现阶段的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手段,并与经济增长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与循环。科学稳妥地处理好二者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金融效率、畅通传导机制、加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重要,以深化金融发展来谋求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地经济增长是根本要素,在合理控制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实现金融的有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最优化保障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