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海洋空间安全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世界海洋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正在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方向不断前进。海洋空间的特性使海洋空间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尤为突出。我国当前的海洋形势严峻,国民海洋意识较为薄弱。《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地理教育关注海洋意识与国家安全的发展。在中学开展培养海洋空间安全意识培养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全民海洋意识、落实国家安全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确立空间安全研究视角。从我国海洋安全严峻形势的背景和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国家安全”、“海洋空间”和“海洋意识”等研究现状,确定了从地理学特有的“空间”特性出发,即从“海岸--大洋”、“海空—海水—海底”的“立体海洋空间”的研究视角,发挥地理学科在海洋意识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第二,构建海洋空间安全内容框架。依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体系指标(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安全),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确立了以海洋发展战略为龙头,以海洋国土安全为核心,以海洋经济安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资源安全为基本点的海洋空间安全体系的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组海洋知识结构并搭建与新课标倡导相符的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第三,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对中学地理教师及学生的海洋空间安全意识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存在教师自身海洋意识不足、培训学习活动匮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及在考试中表现困难的问题;学生海洋知识储备不足、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学习途径受限等问题。第四,提出培养高中海洋空间安全意识的策略。一是以人海协调观为前提,加强并完善国家安全意识和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二是着力构建“知海—爱海—护海—探海”的目标体系;三是通过信息化、课程多样化、跨学科教学等多种途径进行实施;四是要针对不同类型主题进行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以“海洋空间资源安全”为主题,设计了高中地理海洋安全教育课例,较好地整合了海洋主权安全、海洋经济安全、海洋生态安全等内容。本研究受调查样本数量影响,调查结果可能会有些许偏差;教学设计缺少真实课堂实践,下一步将在地理课堂中尝试实践,并在后续研究中尝试进行其他三个主题的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正> 法国动物学家说,有很多动物躲过了去年12月26日席卷印度洋沿岸的海啸,这要归功于它们远比人类发达的听觉。一些国际电视新闻频道播放的斯里兰卡亚勒国家公园的航摄照片
期刊
<正>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便自成高格.但是境界本身又有着品位和风格的不同.在中国诗学中,空灵作为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境界占据着极高的品位.在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虽
期刊
现今人类膳食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大多都是过量的,但n-3 PUFA却严重不足。研究表明,n-6/n-3 PUFA比例平衡对畜禽健康和产品品质有着重要意义,n-6/n-3 PUFA比例平衡成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产业也在国家信息化及其企业信息化进程中蓬勃发展起来,依靠新兴的会计处理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树立在经济舞台上.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这几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致力于资源配置优化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这也使得上市公司间股权争夺的事件层出不穷。减持退出、举牌购买、发行股份等举措,容易造成公司股东结构的变动,从而影响上市公司治理。处理失当不仅会损害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也会侵害到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来更是致命的打击。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事件。该事件自2015年开始历经两年到201
社会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新兴力量。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组织需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全球事务,帮助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社会组织是当前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之一,“一带一路”也给我国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需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民间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与当地人民更好
<正> 正值1989年初春之际,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山城杯”全国部分民族器乐大奖赛”与《人民音乐》主办的“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相继在北京开始了初评工作。我有幸被聘请
目前,河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处于全国中低水平,办学过程中的诸多困境与挑战还未有效缓解,不能满足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需要。开展河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对于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和服务京津冀一体化人才培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特征、办学模式以及发展动态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详细阐述了中外合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