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即刻种植技术在临床上已经有较多成功病例,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动物实验模型,研究即刻载荷条件下即刻种植体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形成的状况。方法:选用4只健康成年雄性Beagle犬,分别拔除其双侧下颌第三,第四前磨牙,并在其相应的拔牙窝位点即刻植入直径4.1mm,长度10.0mm奥齿泰(OSSTEM)SSII系统种植体各一颗,共16颗种植体。术后24小时采用自行研制的种植体专用垂直加载仪对种植体进行垂直加载,依据加载力值的不同分为:载荷大小5N组、10N组、15N组和不加载的对照组,各加载组每天以2Hz的频率加载15mins,连续加载8周;加载0天及第1,2,3,4,5,6,7,8周后分别拍摄术区种植体的X线片,并测量记录种植体垂直向骨吸收量(VBL)。加载第4,8周后各处死2只Beagle犬,制作含种植体的骨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并对新生骨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定量分析。结果:(1)4周后加载5N组、10N组、15N组和对照组的VBL均值分别为0.39mm,0.30mm,0.31mm,0.26mm,加载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8周后加载5N组、10N组、15N组和对照组的VBL均值分别为0.47mm,0.42mm,0.50mm,0.46mm,不同加载组以及加载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硬组织切片显示4周末加载组种植骨界面的成骨量优于对照组,8周末加载组和对照组种植骨界面的成骨量和质相当。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即刻垂直载荷并不阻碍即刻种植体骨性结合界面形成过程,且即刻载荷早期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