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二位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但大部分HPV感染者能依靠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清除病毒,仅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进一步进展为宫颈癌,这提示机体免疫调节在HPV相关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多种免疫细胞,尤其是各类T细胞的表达及平衡关系失调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Th17细胞、Th1细胞及Tc1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Th17细胞及Th1细胞为CD4+辅助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及病毒感染等疾病中均有重要作用。Th1细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Th17细胞与肿瘤的相关研究也有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争议。Tc1细胞是一类CD8+杀伤性T细胞,本身即具有细胞杀伤作用,也能通过分泌IFN-γ等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在肿瘤免疫中也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在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三者的比例变化及相关性的研究。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h17、Th1及Te1细胞表达变化及相关关系,探讨Th17细胞、Th1细胞及Te1细胞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以30例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以17例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为对照组,在两组患者行手术切除子宫时取新鲜宫颈部组织,经研磨消化分离提取组织中淋巴细胞,制备组织淋巴细胞单细胞悬液后,根据不同细胞中不同分子的表达,CD3+CD8-IL-17+的淋巴细胞为Th17细胞,而CD3+CD8-IFN-γ+的淋巴细胞为Th1细胞,CD3+CD8+IFN-γ+的淋巴细胞为Tc1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h17细胞、Th1细胞及Tc1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中三种细胞的比例变化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Th17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89±1.26)%和(1.51±0.46)%,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h1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8±0.76)%和(6.86±1.82)%,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Tc1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45±0.71)%和(5.37±2.95)%,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根据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有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肉眼最大直径及有无宫颈深间质浸润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实验组患者Th17细胞、Th1细胞及Tc1细胞比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中盆腔淋巴结阳性者较阴性者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39),临床分期Ⅱ期患者较Ⅰ期患者Tc1细胞比例增高(p=0.033),且脉管内有癌栓的患者较无癌栓的患者Tc1细胞比例降低(p=0.041)。实验组中Th17细胞与Tc1细胞呈负相关(r=-0.445,p=0.014);Th17细胞与Th1细胞呈正相关(r=0.506,p=0.004);但Th1细胞与Tc1细胞间无相关关系(r=0.076,p=0.691);而对照组中这三种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两两间均无相关性。结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局部微环境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增高,Th1细胞及Tc1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其中Th17细胞和Tc1细胞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可能与患者预后情况有关;癌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变化与Th1细胞、Tc1细胞比例均有相关性,说明这三种T细胞亚群各自的比例变化及相互间的作用和影响在宫颈鳞癌肿瘤免疫中均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