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政府瘦身,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突显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扩大公共管理的覆盖范围是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努力的方向。现状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殊阶段,各利益团体的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他们在社会中不断发酵,并在网络世界中爆发出来。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微信与博客已成为当下经济发达地区民众的首要信息渠道和社交平台。互联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单向宣传,更加强调互动与双赢,逐渐成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快车道”,是我国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大助力。现阶段我国政府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扩大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范围,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融洽政府与公民关系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文章结合分析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民网络参与的内在联系为切入点,第一部分阐述服务型政府与公民网络参与的基础理论,界定服务型政府和公民参与了理论含义,及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政府治理理论对两者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公民网络参与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重要性,互联网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培育公民政治素养、改进政府管理模式、提升政府形象。第三部分分析了现如今我国公民网络参与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这些困难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论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面的取得的成就,及对我国不断完善这一体制的经验启示。第五部分提出了对于解决现阶段面临问题的个人看法,认为政府应从培养公民理性参与意识、完善公民网络参与法律法规及拓宽公民网络参与途径的各方面着手,逐步完善我国公民网络参与路径,助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