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橙色与红色果实主要色素及果色的遗传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有色植物中。它们作为维生素A原,对人体健康尤其是视力有益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是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构成色素,属于数量性状。番茄“金珠一号”成熟果实是橙色,β-胡萝卜素含量高,红果番茄“TTD1003A”番茄红素含量高而β-胡萝卜素含量较低。本研究以“金珠一号”和“TTD1003A”为材料,解析番茄橙果和红果间类胡萝卜素和果实颜色的遗传模式,评估色素积累的基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的番茄品种的改良奠定基础。对六个世代P1、P2、F1、F2、BC1-1和BC1-2遗传群体色素进行世代均值分析,结果发现,加性-显性模型适合于所有性状的变异分析。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P<0.05)和总类胡萝卜素(P<0.01)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加性效应,表明加性基因效应在色素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91.92%、99.89%和98.59%,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8.79%、53.53%和61.86%。对六个世代番茄果实、果肉和胎座胶状物的颜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每一世代的果实颜色与果肉颜色无差别,但与胎座胶状物的颜色具有较大差异。P2的果实和果肉颜色为红色,其a值高于b值(L=31.29,a=16.43,b=9.78),胎座胶状物为暗橙色,a值基本等于b值(L=29.54,a=11.09,b=11.51);F1和BC1-1果实和果肉颜色为橙色,胎座胶状物为黄色(F1:L=34.83,a=2.54,b=16.72;BC1-1:L=38,a=4.0,b=19.77),a值非常低b值较高。番茄果实橙色对红色的遗传分析,橙果和红果的数量比,在F2代为3:1,在BC1-2代为1:1,F1和BC1-1果实颜色均为橙色,没有分离。表明橙色对红色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由显性单基因控制。色素含量与色光值相关性分析,发现番茄红素含量与a值(r=0.480**)和a/b的比值(r=0.789**)呈正相关,β-胡萝卜素含量与b值正相关(r=0.434**),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b的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当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Pamp)Rehd.)幼苗为试材,克隆了平邑甜茶脯氨酸合成的两个关键酶的基因(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和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研究了重金属
本文以福鼎大白茶等为材料,采用水培和盆栽的方法,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浓度的铅、铬处理,研究了铅、铬对茶树的生育的影响及其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铅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在浓度≥120mg·kg~(-1)铅胁迫下,水培茶树生长新梢的萌发和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并且出现了明显的表观伤害症状,严重时茶树毒害致死。不同品种的茶树的耐铅性一定差异,其受害症状轻重顺序为:名山131<福鼎<名山213。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