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垄断对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来自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行业间工资差距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的,近年来,部分垄断行业职工高工资收入问题更是引发了媒体和学术界的口诛笔伐,相关监管部门也试图通过出台制度来遏制这种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基于这一重要现象,本学位论文的目的是使用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实证检验行业垄断对上市公司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职工工资的制度背景进行介绍和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然后,使用沪深A股市场2002-2009年1348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首先从两个角度确定垄断行业,一是根据已有文献直接指定部分行业为垄断行业,二是根据销售毛利率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确定垄断行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行业垄断对职工工资收入的影响、行业垄断对职工工资激励效果的影响以及垄断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相比于竞争行业,垄断行业的职工的确获得了更高的工资收入。在控制住诸如企业规模、业绩、资产负债率等企业特征以及地区和年度因素后,垄断行业的职工工资平均是竞争行业的1.47倍。更重要的是,垄断行业职工的高职工工资收入并没有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表明垄断行业的工资制度缺乏应有的激励效应。另外,论文的证据还表明,在垄断行业内部,高管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更小,说明垄断行业的内部收入分配更倾向于平均化。本文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同垄断行业超额利润的性质和来源有关。由于垄断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利润主要可能来自价格控制和竞争限制,而并非是管理层和职工努力经营的结果,其均衡的结果便可能采用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而这一种分配方式,显然会导致工资收入缺乏应有的激励效应。本文为理解垄断行业职工工资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提供了帮助,并相应地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专利竞争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将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没有专利技术和专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第一推动力。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中小企业只有走技术创新之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经济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安徽中小企业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有了空前的发展,在规模、结构和形式上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强。作为当前跨境资本的第二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