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李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虽然著作有限,却凭借着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深厚的造诣,将奇特的想象、瑰丽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入于自己的创作当中,自成一家,独领风骚。另外,典故的使用历来都被历朝历代的文人所喜爱,李贺在诗歌中也喜欢引经据典。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分析李贺诗歌中的典故,将典故的蕴意与李贺自身的遭遇结合在一起,还原了一个苦闷、落魄、抑郁不得志却又有着广博学识、精湛诗艺、执着理想的李贺。李贺诗歌用典类型分为语典和事典两种类型,虽然在典故数量上较其他大诗人而言要少许多,但丝毫不影响其在征引典故来源层面的广泛性。李贺诗歌中引用的语典较多,分布广泛,遍及唐朝以及唐以前的各个朝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于民谣民歌也有涉猎。在对典籍的化用方面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李贺的阅读爱好以及对优秀文学作品兼收并蓄的能力,展现了诗人良好的文学素养。事典分为政治人物、隐士名士、神话传说三类。其中政治人物类多为帝王、权臣、落魄文人类,通过帝王求仙之事表达了对昏庸李唐王朝的不满,对权臣专宠之事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用人不明的痛惜,通过落魄文士的遭遇诉说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而隐士名士的事迹更多层面上表达的并不是诗人的归隐之心,而是失意之后难以掩饰的无奈与感叹;神话神仙类则寄托着诗人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并希冀以此来安放诗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遭受的困苦。李贺对典故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化用典故,混溶无迹;反用典故,别出心裁;改造典故,另赋新意;乐府多典,钟情汉魏。用典对李贺诗歌艺术风格的影响则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怨郁荒诞与简雅奇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