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强化式肩颈操在改善有前伸头位的青年女性骨性结构的同时能否带来肺功能的改善。方法:(1)根据前伸头位影响肺功能的机制,结合我国居民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惯,在查阅权威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一套适合我国居民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2)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9年9月-2019年11月期间,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颅颈角<53°的吉林省长春市某高校的在读女学生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强化式肩颈操在改善有前伸头位的青年女性骨性结构的同时能否带来肺功能的改善。方法:(1)根据前伸头位影响肺功能的机制,结合我国居民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惯,在查阅权威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一套适合我国居民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2)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9年9月-2019年11月期间,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颅颈角<53°的吉林省长春市某高校的在读女学生进行实验。在受试者纳入研究的第一天,测量基线肺功能,然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康复训练。3个月训练完成后,先测量颅颈角,选取颅颈角>53°的受试者测量第二次肺功能。测量的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吸气峰流速、分钟通气量、深吸气量、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3)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前后的颅颈角及肺功能进行比较;当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受试者干预前的颅颈角与肺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若为非正态分布,则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有107名,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因受试者发热、考试等原因有12例样本流失,最终的有效样本量为95例。(1)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前后颅颈角的比较:95名受试者在进行3个月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后,结果显示,颅颈角较基线增大(42.15±3.56 vs57.41±6.78,P<0.001),说明受试者进行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前后,颅颈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95名受试者在进行3个月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锻炼后,结果显示,肺功能参数较基线有明显提高,其中分钟通气量(174.74±72.24 vs 203.55±97.24,P<0.001)、潮气量(87.43±12.34 vs89.58±11.85,P<0.001)、深吸气量(91.54±19.90 vs 98.70±21.73,P<0.001)、用力肺活量(88.07±12.56 vs 90.35±11.75,P<0.00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90.00±10.56 vs92.44(?)10.56,P<0.001)的数值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吸气峰流速、呼气峰流速、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呼气压在整合强化式肩颈操训练前后没有显著差异(P>0.05)。(3)前伸头位的严重程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颅颈角与肺活量(r=0.540,P=0.009)、用力肺活量(r=0.667,P=0.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r=0.601,P=0.003)、分钟通气量(r=0.531,P=0.011)、深吸气量(r=0.452,P=0.035)、最大自发通气量(r=0.580,P=0.005)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1)3个月的整合强化式肩颈操训练能够改善前伸头位人群的姿势异常,减少前伸头位的严重程度。(2)整合强化式肩颈操能够改善前伸头位对肺功能的影响,对于临床康复有效。(3)肺功能随着前伸头位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并基于此构建预测AK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重症监护医学信息市场第三版(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H)的临床资料,筛查IPF发生PH的危险因素,改善IPF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21年0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具有超声心动图结果的IPF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PH分
目的:通过检测以间质性肺疾病为首发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KL-6、EGF、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各项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其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风湿免疫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期间确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组)的患者47例,确诊为结缔组织病无间质性肺疾病(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皮肤至舌骨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hyoid bone,DSH)、皮肤至会厌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epiglottis,DSE)、皮肤至声带前联合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vocal cords,DSV)、舌体宽度、舌体厚度对喉镜暴露困难,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作用,并对五个指标进行比较以期探究预测性能较优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AF患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并可导致血栓栓塞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AF的发生机制并加以防治是十分必要的。AF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其中炎症细胞因子不仅可作为预测AF发生风险的独立因子,而且还可使心肌发生纤维化,进而导致心房结构重构。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8(Int
目的:研究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结局,并评估选择性高危区照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81例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放疗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者为全颈预防照射,81例为选择性高危区照射,即Ⅱ、Ⅲ淋巴引流区。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8.5个月,五年OS,PFS,NFS分别是67.9%,58
目的:通过对纳入本研究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非糖尿病性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的临床鉴别,强调T2D患者进行肾活检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间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表柔比星两种不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同时分析可能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病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数目与术后病理等临床指标,评估肿瘤复发和进展风险,筛选出中、高危患者。按照术后使用的灌注药物将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吉西
目的: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常引起局部疼痛及皮肤瘀斑等副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局部冷敷方法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强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注射后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发生率及瘀斑面积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冷敷时间,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10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和胃肠外科使用依诺肝
目前,铝合金型材三维制件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轨道交通和飞机等交通领域,其它制造领域对三维拉弯制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现阶段大部分拉弯成形技术仍然采用的是整体模具,该模具只能进行二维成形,若要制造出三维变形制件,需要先进行平面变形,然后在卸载的状态下再进行扭转变形。辊轮式模具头体多点拉弯成形技术结合了拉弯成形和多点成形思想的新型成形工艺,可以在不卸载的情况下使型材在不同维度上拉伸弯曲,一次性成形三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