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由于社会压力的加大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中青年患病比例逐年增高,用于抢救和康复治疗的费用也逐年增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和健康。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早期溶栓、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方面,但治疗效果不容乐观。因此,探索其治疗方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脑缺血区周围的组织可被新形成的侧枝血管改善,但机体的这种反应有限,不能促进脑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中药在促进脑缺血后功能恢复具有优势,可弥补这种不足,放大脑缺血后血管生成机制,促进神经康复。本实验通过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中药组方康脑液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抑制因子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表达的影响,从血管新生这一角度,进一步探讨其防治脑血管病的可能作用机制。186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6组,康脑液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后2h再灌注3h,6h,12h,1d,3d,7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区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脑组织VECF、HGF和ES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CFmRNA、HGFmRNA的表达;同时分别于再灌注后2h,24h,48h评价动物神经功能;HE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TTC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神经元细胞明显肿胀;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脑组织中VECF、HGF、E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康脑液各剂量组以及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神经细胞肿胀程度减轻,脑梗死体积缩小,脑组织中VECF、H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脑组织中ES蛋白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康脑液高剂量、中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减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VECF、HGF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脑组织中ES蛋白明显下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脑液高、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果都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1)。综上所述,康脑液能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缺损症状、脑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VEGF、HGF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减少ES蛋白及其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脑缺血后的血管新生,从而发挥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