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A MeV 12C与Pb靶核反应碎裂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高能重离子碰撞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物理学重要研究课题。它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中高能核碎裂的机制、探寻核物质汽-液相变下的特性,而且对银河宇宙线粒子的起源及演化模型的优化、核辐射防护、重离子医学诊断及辐射治疗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主要对最高能量为290 A MeV12C与Pb靶反应射弹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碳核碎片硼核产生的分反应截面、初级粒子的散射角和次级粒子发射角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变化总截面在误差范围内与其他相近能区实验结果及Bradt-Peters半经验公式预言结果一致,且随束流能量的增加而减少;次级粒子的平均发射角大于初级粒子的平均散射角,且初级粒子散射角的分布范围比射弹碎片发射角的分布范围较小。
其他文献
可溶液加工的铱配合物可以降低大面积全彩显示和照明设备的制造成本,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铱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较高的效率,是由于铱配合物可以同时俘获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进行辐射跃迁进而使其内量子效率可达100%。苯基喹啉-咔唑(PQCz)可以形成给受体(D-A)结构,利于载流子传输。本文基于PQCz进行结构优化后作为主配体制备出了一系列的红光铱配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其光电性能。
温度检测在现代工业和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些恶劣环境下,例如有强电磁干扰的电力系统,传统温度传感器并不适用。而基于光学原理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则成为了这些场合
IV-VI族半导体材料如PbSe和PbTe等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窄的直接带隙(~0.3eV),对称的能带结构,重空穴带的缺失,以及低的俄歇复合率等,使其在中红外(波长范围3~30μm)光电子器
由于晶格、电荷、自旋、轨道多种自由度的耦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现出丰富的物理特性,如高温超导、铁电性、庞磁电阻效应和多铁性等。氧化物异质结构则具有更为奇异且母体所不具
碳纳米管自1991年被发现以来,它以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学等方面性能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碳纳米管具有纳米级发射尖端、大长径比、高强度、高韧性、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好等特征,是理想的场发射材料,有望在冷发射电子枪、平板显示器、平面光源、微波器件、传感器等真空电子器件中获得广阔的应用,其中研究前景最好的是它在平板显示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碳纳米管薄膜的场发射微观机理;分析了碳纳米管的结构、电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