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分子水平非侵入式功能成像方法。PET图像能反映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代谢信息,恶性肿瘤一般代谢旺盛,在PET图像中呈现出明显的高亮度信号。PET图像中精准的肿瘤分割是癌症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步骤。然而,PET图像具有高噪声、低分辨率的特点,而且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肿瘤边缘是模糊的,因此PET图像中肿瘤区域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分子水平非侵入式功能成像方法。PET图像能反映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代谢信息,恶性肿瘤一般代谢旺盛,在PET图像中呈现出明显的高亮度信号。PET图像中精准的肿瘤分割是癌症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步骤。然而,PET图像具有高噪声、低分辨率的特点,而且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肿瘤边缘是模糊的,因此PET图像中肿瘤区域的精确分割极具挑战性。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一种解剖成像技术,能反映人体的组织密度分布信息。CT图像比PET图像的分辨率高,但肿瘤区域的CT值与周围软组织的CT值差异很小,这为CT图像中的肿瘤分割带来了困难。本文主要针对PET/CT肿瘤分割问题的难点和现有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先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PET/CT肿瘤分割方法。之前的PET分割方法一般需要一个人工标注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来简化分割问题。针对这一局限性,本文提出无需ROI的两阶段PET图像肿瘤分割方法,其中第一阶段自动找出ROI,第二阶段在ROI内部实现精细化肿瘤分割。我们提出了双流特征提取网络和基于分层非局部模块的特征融合策略,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无ROI的条件下取得了有竞争力的单模PET分割表现。结合PET和CT图像的信息能提高肿瘤分割的精度。针对PET和CT图像提供的信息的差异性和一致性,本文提出基于信息解耦的PET/CT一致性分割方案。我们首先对每一模态的私有信息和跨模态公有信息进行显式解耦,然后对来自不同模态的公有信息进行一致性约束,最后融合私有信息和公有信息实现分割。该模型有效提取并融合了PET和CT图像的信息,提高了PET/CT共分割的性能。针对3D医学图像的标注成本高昂,而现有的PET/CT共分割方法普遍缺乏预训练模型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监督学习的多模态预训练策略。我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自监督学习方法从无标注的PET/CT图像对中学习图像的特征表示,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自监督预训练方式能提高模型在下游分割任务上收敛速度和分割性能。
其他文献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生化灵敏度极高的医学成像设备,已成为脑疾病研究中的关键工具。然而,由于PET系统有限的空间分辨率,使体积较小的高活度区域在图像中的观测值偏低,体积较小的低活度区域在图像中观测值偏高,这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PVE)。脑部结构精细复杂,脑PET成像的部分容积效应现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依赖突触囊泡分泌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突触前膜的特化区域,称为突触前活性区域(presynaptic active zone)。突触前活性区域的组织主要依赖于RIM1α、RIM-BP2、ELKS1以及Liprin-α3等蛋白形成的致密网络支架。已有研究表明,突触前活性区域的核心支架蛋白RIM1α、RBP2能够形成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能够无创、动态地获取生物体内组织、器官生化反应和代谢信息的功能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新药研发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在PET探测器中,由康普顿效应引起的晶体间散射现象会造成入射伽马光子的能量在多个位置通道沉积,给符合事件的甄别带来困难,从而影响PET系统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为了改善晶体间散射事件对PET系统性能
数百年来,力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在走过了经典力学、分析力学之后又在近代发展出了以黎曼几何,辛几何为基本框架的几何力学。另外,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控制理论也在近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大类的控制问题直接来源于力学,而力学方程本身又是具有独特性质的二阶方程,这使得对力学控制的专门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简单力学系统下仿射控制系统的表述,针对系统构形的局部构形可接近性(LCA)和小时间局部构形可控性(ST
展览建筑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具有很强的公共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城市公共生活的不断扩张,展览建筑的外部空间理应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成为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场所之一,这对于城市活力的塑造具有较大影响。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参观了国内多个展览建筑,发现该类建筑具有普遍现象——外部空间无人停留,这样的现象造成了空间的空置与浪费,影响城市活力。针对该现象,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对于城市活力这一体系的
近年来,光纤传感器以其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资源勘探、医疗诊断、生化检测等方面。随着人们对测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透射式或反射式的传统光纤传感器已无法满足高灵敏传感的需求。光纤环形腔衰荡光谱技术(FLRD)以其多次循环吸收的特点,对传感单元的灵敏度有放大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微量检测。不过,由于传统脉冲FLRD中存在脉宽与环长之间的权衡问题,极大的限制了系统的
铝合金因其具备密度小、比刚度与比强度都要接近或高于钢材,并且它们还具备优良的耐热和抗冲击性等优点,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铝合金传统加工工艺存在成形极限小、回弹大、容易破损和加工精度低等不足。电磁成形技术利用线圈所产生的时变电磁场,使工件受到洛伦兹力而发生变形,电磁成形技术因其成形极限高、高速率、非接触等特点成为解决现有铝合金加工工艺不足的最具有潜力的技术之一。铝合金的断裂行为对电磁成形技术存
红土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区域分布广泛,进行公路、铁路、房屋等工程建设时不可避免会涉及红土。相比于普通的细粒土,红土力学性能较好却具有较差的物理特性和水理特性。在红土中加入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加筋复合体,是改良红土性质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关于加筋红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严重影响了加筋红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以重塑细粒红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未加筋红土和加筋红土的
电子束熔丝增材制造作为一项新兴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工程等领域。然而,构件在成形时往往会经历多重复杂的热循环过程,导致严重的变形和残余应力集中开裂现象产生。快速准确实现大型结构件的应力变形预测是增材制造的关键所在。但目前,缺乏合适的算法实现大型增材制造结构件的高精高效仿真。针对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热源的大型结构件增材制造应力变形仿真方法,结合能量守恒构建了面向大型结
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化石能源的不断燃烧使得全球对清洁、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的需求显著增长。氢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基于燃料电池技术的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电解制氢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的优点,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氧离子传导固体氧化物电解池(O-SOEC)相比,质子传导固体氧化物电解池(H-SOEC)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更低的质子导体活化能,因此其操作温度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