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2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进一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我国推广公允价值的又一项重大举措。银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公允价值的引入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科学性和相关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不完善,其取得过程涉及过多的人为估计,因此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论文选取我国14家已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工作是:首先,基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样本银行的金融资产、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这六个项目金额或比重,分析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其次,进行实证分析,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为因变量,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商誉为自变量,以资产收益率、贷款拨备率为控制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论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以后,确实给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盈余管理空间;二是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主要利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这四个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商誉这两项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图2幅,表26个,参考文献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