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衍射光束的中心光斑尺寸不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改变,同时具有极高的中心光强以及自重建效应等特性。实现理想的无衍射光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在实验中只能获得准无衍射光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衍射光束的中心光斑尺寸不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改变,同时具有极高的中心光强以及自重建效应等特性。实现理想的无衍射光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在实验中只能获得准无衍射光束。准无衍射光束在光学捕捉、光镊、超分辨显微、材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产生具有亚衍射亚波长横向尺寸的超长准无衍射光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归一化角谱压缩的方法,为产生准无衍射光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基于归一化角谱压缩方法和超振荡概念,设计并制作了工作波长为λ=632.8 nm的准无衍射超振荡光学透镜,通过实验获得了长度为102λ的准无衍射光束,其中在80λ范围内光束具有亚衍射亚波长横向尺寸。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讨论了角向偏振光束的数学描述及物理特性,结合矢量角谱理论推导了角向偏振光束的矢量角谱传播公式。(2)提出了基于归一化角谱压缩的准无衍射光束产生方法。通过减小有效工作波长,提高截止空间频率,实现准无衍射光束,为准无衍射超振荡光学透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3)针对角向偏振光,基于归一化角谱压缩方法、矢量角谱传播理论和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由同心介质环构成的二值相位透镜,用于产生超振荡准无衍射光束。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透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准无衍射光束的长度为103λ,其中超振荡区域长度为86λ,旁瓣比范围为28%-43%,半高宽范围为0.32λ-0.4λ。(4)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磁控溅射、电子束曝光以及等离子体刻蚀等纳米加工工艺完成了准无衍射超振荡光学透镜的加工,并对每一步加工工艺及工艺探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5)基于宽场大数值孔径显微镜搭建了超振荡光场测试系统,采用角向偏振光对该准无衍射超振荡透镜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高,准无衍射光束的长度为102λ,在240λ到320λ的范围内,光束的半高宽小于衍射极限0.5λ/NA,同时在该区域内光束的半高宽小于或非常接近超振荡判0.38λ/NA。
其他文献
轮辙是在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沥青道面永久变形,此种变形不仅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体验也会缩短道面结构使用寿命。因此,科学合理地评价道面轮辙不仅能预防由轮
大口径反射镜组件是实现ICF固体激光器打靶功能的关键性组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激光束的引导、传输和准直精度的调整。精密调整和结构稳定性控制是大口径反射镜设计中需要解
对大量分辨率不断提高的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给系统的存储容量以及传输带宽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中,JPEG-LS具有无损压缩和近无损压缩两种功能,其中无损压缩在
我国农业生物灾害发生十分频繁,传统农药剂型在保障粮食安全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安全问题。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对害虫具有不育和毒杀作用,对十余种病原菌有抗菌活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前无房颤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后房颤的发生情况,探索右心房起搏比例(心房累计起搏百分比Cum%AP)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并且
现代超标量乱序处理器广泛使用Speculative load机制来提前执行那些寄存器就绪但访存地址不确定的Load指令来提升处理器的性能,但是业界在采用CPI栈的思想进行处理器的性能评估时,并没有分析Speculative load机制对处理器CPI栈建模的影响。经过本文前期的仿真实验,发现Speculative load机制的使用对超标量乱序处理器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研究Speculative
本世纪,电化学储能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社会挑战之一。高能环保型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可快速充放电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笔记
天维菌素是由浙江农林大学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活性更优、毒性更低的新型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天维菌素类化合物
目前,“人工智能热”带动了以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为核心的计算机视觉市场,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图像识别领域常用的处理模型,对其前向传播过程的加速进一步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粗粒度可重构架构兼具高效性和灵活性,是加速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计算的理想平台。因此,本文基于已有可重构架构进行优化,实现对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计算的加速。本文以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过程的核心算子为加速目标,以提高阵列利用率和吞吐率为目的,
对于任意一个可靠的结构体系而言,强度、刚度(或者说变形)和稳定性都是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在钢结构中,由于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材质均匀且力学性能接近理想弹塑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