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表型聚类和SSR聚类两种聚类方法从60份甜玉米自交系中选择遗传差异较大的12份自交系做杂交亲本,采用NCⅡ方法配制出35份杂交组合。对各亲本及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力及其相关性等分析,并对可溶性总糖、蛋白质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得出的试验结果如下:1、聚类分析利用表型聚类分析将60份甜玉米自交系划分为五大类群,而SSR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四大类群,通过分析两种聚类方式基本吻合,表型聚类第一大类和SSR聚类第一大类基本一致,表型聚类第四大类和SSR聚类第三大类基本一致。然而聚类分析只是为选择优良亲本提供参考,属于同一类群的两个自交系所组配的组合其杂种优势不一定很低,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聚类分析的结果配制组合。2、杂种优势分析本试验通过对35份杂交组合的16个性状的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和优势指数分析得出:F1代杂种优势很明显,在株高、穗位高中无论是平均优势还是超亲优势均为正值,而在其它14个性状中则有正有负,但多为正向优势大于负向优势部分。在分析优势指数中发现各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指数均大于1,可见本试验杂种优势比较明显。3、配合力分析以蛋白质含量为例,亲本G3、G4、G7、G11、G1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均较其他亲本的一般效应值高,并且由这些亲本所组配的杂交组合G3×G11、G3×G12、G4×G11、G4×G12、G7×G11、G7×G12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普遍大于其它组合,说明父母本或者父母本一方的某一性状的GCA高,由其所组配的杂交组合这一性状的效应值也会很高。这一发现也告诉我们如果想选育某一性状好的品种,要选择这一性状一般效应值高的亲本进行组配。4、甜玉米可溶性糖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1)各主要性状与可溶性糖的相互关联程度按决定系数的大小排序可得:株高>穗长>穗位>茎粗>秃尖长>行粒数>轴重>百粒重>轴粗>穗行数>单穗重>穗粗>皮渣率。(2)各主要性状与可溶性糖的通径系数的直接作用按绝对值大小排序可得:穗长>皮渣率>秃尖长>轴粗>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茎粗>株高>穗粗>单穗重>轴重>穗位。5、甜玉米蛋白质与各主要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1)各主要性状与蛋白质的相互关联程度按决定系数大小排序可得:行粒数>皮渣率>穗行数>穗长>株高>单穗重>百粒重>茎粗>穗位>穗粗>轴重>轴粗>秃尖长。(2)各主要性状与蛋白质的通径系数的直接作用按绝对值大小排序可得:穗粗>秃尖长>皮渣率>轴粗>穗长>行粒数>单穗重>茎粗>穗行数>轴重>百粒重>穗位>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