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隐性信息在俄汉翻译中的传递”为研究课题,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旨在阐明论文的选题原因和写作目的。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在综合苏联语言学家关于言语信息分类的理论基础上,对“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界定,并以实例证明传递隐性信息的必要性;第二章,笔者首先通过引入“视域差”的理论,将隐性信息的传递问题与翻译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而深入分析源语文本与目的语读者视域差内隐性信息的分类;第三章,在前两章理论叙述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实例,总结了三种俄汉翻译中隐性信息的传递方法。结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论文通过对“俄汉翻译中隐性信息传递”这一课题的探究,提供了从视域差角度研究翻译等值问题的新思路,并通过理论证明、例句分析等方法得出了初步结论。这正是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翻译实践的源语文本《见一面,聊一聊》收录在美籍俄裔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的同名小说集中,故事发生在苏联时期的列宁格勒,一个名叫伽洛夫克尔(「oлoBKep)的普通人从苏联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伪纪实”的写作手法展现了苏联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俄罗斯经典作家不同的是,多甫拉托夫没有从思想和道德制高点对小说人物进行批判性剖析,而是以平视的角度去客观描述,不带有任何引导,给读者留下独立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而这种“留白”中却含有大量的隐性信息,需要译者进行捕捉、解读和传递。因此,无论是从文学还是语言学角度,该源语文本都极具翻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