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在未来的若干年里,这一趋势仍将延续下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体相MoS2催化剂以及添加助剂后得到的催化剂,考察了他们的加氢性能。以钼酸铵((NH4)2Mo7024·4H2O)、氨水(NH3·H2O)和硫化铵(NH4)2S溶液[NH4)2S≥8%]为原料,制备了四硫代钼酸铵[(NH4)2MoS4],以其作为MoS2催化剂的前驱体。以NiCl2·6H2O, FeCl2·4H2O, CrCl3·6H2O为原料,二乙烯三胺(dien)或者乙二胺(en)为螯合剂,向(NH4)2MoS4中分别引入Ni, Fe, Cr离子,制备出相应的前驱体Ni(dien)2MoS4, Fe(dien)2MoS4, Cr(dien)2(MoS4)1.5和Ni(en)3MoS4, Fe(en)3MoS4, Cr(en)3(MoS4)1.5。↓以引入Fe离子的过程为例,其在螯合物二乙烯三胺作用下生成沉淀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写为:Fe(H2NCH2CH2NHCH2CH2NH2)22++MoS42-→Fe(H2NCH2CH2NHCH2CH2NH2)2MoS4将上述前驱体在325℃、1MP的条件下,于10%的H2S/H2气氛中硫化三小时,即得到相应的非负载型催化剂。(NH4)2MOS4硫化后得到的MoS2记为A;前驱体Ni(dien)2MoS4, Fe(dien)2MoS4, Cr(dien)2(MoS4)1.5硫化后得到的催化剂分别记为;A(Ni), A(Fe),A(Cr);前驱体Ni(en)3MoS4, Fe(en)3MoS4, Cr(en)3(MoS4)1.5硫化后得到的催化剂分别记为:B(Ni), B(Fe), B(Cr)。在150℃、1MP的条件下,以1%苯乙炔-乙醇溶液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考察各种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体相的A, A(Ni), A(Fe)催化剂均能够催化苯乙炔侧链上的加氢反应,都能生成乙苯、苯乙烯、苯这三种产物。A(Fe)催化的反应中,除了乙苯、苯乙烯、苯这三种产物外,还生成少量的甲苯。分析原因,可能是助剂Fe的引入,诱使生成极少量的甲苯。A(Cr)催化的反应中,苯乙炔的转化率极低,反应产物包括苯乙烯和乙苯。与A相比,i), A(Fe)可以显著地提高原料苯乙炔的转化率,使乙苯的选择性提高,使苯乙烯的选择性降低,使苯的选择性降低。A(Fe)催化的反应,其原料转化率要高于A(Ni)催化的反应;A(Fe)催化的反应其乙苯选择性升高的程度、苯乙烯选择性降低的程度、苯选择性降低的程度均大于A(Ni)催化的反应。而与A相比,A(Cr)的活性大大地降低,几近没有活性。在本实验的条件下i), A(Fe), A(Cr), A这四种催化剂都不能使苯乙炔中的苯环加氢。B(Ni),B(Fe),B(Cr)催化苯乙炔加氢的能力均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