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Glu]n≥1-Arg的高固形物浓度酶法合成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谷氨酰肽在动植物食品和发酵食品中广泛分布,因具有浓厚味感和丰富的生理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γ-谷氨酰肽亦可通过酶法合成,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安全无毒、无需分离纯化即可应用于食品中的优点,是一种可用于工业化合成γ-谷氨酰肽的绿色技术。尽管有学者已建立了多种γ-谷氨酰肽的酶促合成方法,并且探索了部分γ-谷氨酰肽的特性,但大量功能性的γ-谷氨酰肽仍需进一步开发。本课题旨在以谷氨酰胺(Gln)和精氨酸(Arg)为底物,通过酶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具有浓厚味感和咸味增强作用的γ-谷氨酰肽,γ-[Glu](n≥1)-Arg,并初步探索γ-[Glu](n=1,2)-Arg在抑制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的功能特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乙醇沉淀制备得到了一种谷氨酰胺酶聚集体,当乙醇的添加比例为50%(v/v)时,该聚集体的水解活力和转肽活力分别为初始谷氨酰胺酶的91.27%和292.34%;处理前后谷氨酰胺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5°C,且均能在碱性条件(p H 9-11)下发挥最大催化活力,但处理后的谷氨酰胺酶聚集体对温度的耐受性下降;此外,乙醇处理能使谷氨酰胺酶聚集体获得显著增加的粒径和与处理前无显著差异的Zeta电位和PDI,并使谷氨酰胺酶蛋白的α-螺旋升高,反平行β-折叠降低。(2)确定了可使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源谷氨酰胺酶在37°C、初始p H 10、0.2%加酶量的条件下合成γ-[Glu](n≥1)-Arg,并且探索了不同固形物浓度(5%-40%)对该酶促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证明,高固形物浓度不仅可加速反应进行,还能使得酶促产物中γ-[Glu](n≥1)-Arg的含量增加;当Gln与Arg的摩尔比为2:1时,反应产物中仅检测到γ-[Glu](n≥1)-Arg,而未检测到副产物γ-[Glu](n≥1)-Gln。(3)建立了通过UPLC-MS/MS和HPLC定性定量检测γ-[Glu](n=1,2,3,4)-Arg的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对酶促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检测。研究证明,γ-[Glu](n=1)-Arg和γ-[Glu](n=2)-Arg在30%固形物浓度时含量最高,分别为16.61%和10.50%;而γ-[Glu](n=3)-Arg和γ-[Glu](n=4)-Arg在20%固形物浓度时含量最高,分别为9.95%和5.92%;总体而言,在30%固形物浓度下,γ-[Glu](n=1,2,3,4)-Arg四种γ-谷氨酰肽的含量总和最高,达42.19%。(4)研究了γ-[Glu](n≥1)-Arg的厚味增强和咸味增强特性,并测定了γ-[Glu](n≥1)-Arg对基本呈味物质、模拟肉汤和Na Cl溶液的味觉增强效果。研究证明,酶促反应混合物和γ-[Glu](n=1,2,3,4)-Arg标准品均在水溶液中仅呈现较淡的涩苦味,但添加到基本呈味物质后可令原有味觉效果增强,其中鲜味增强最为明显,咸味次之,甜味最少;30%固形物浓度合成的酶促产物对基本呈味物质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在添加量20 mg/m L时,该产物还能令模拟肉汤的厚味和咸味分别增加2倍和1.7倍,并且令Na Cl溶液的咸味增加1.5倍。(5)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模型,初步探索了Arg、γ-Glu-Arg和γ-Glu-Glu-Arg对其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证明,以上三种样品不仅可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还能减少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脂滴积累和甘油三酯蓄积,并同时增强甘油释放;在此过程中,Arg、γ-Glu-Arg或γ-Glu-Glu-Arg至少参与了一种与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m RNA的表达调控。
其他文献
得益于低廉的成本和丰富的地壳储量,钾离子电池被视为是锂离子电池潜在的替代者。但是,相比于Li+,K+不仅扩散速率更慢,而且半径更大,在材料中进行脱嵌时造成的体积膨胀更加剧烈,对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尤其对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钴基氧化物、硫化物由于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被视为钾离子电池的最佳负极材料候选者之一,但是由于K+脱嵌的过程对结构破坏十分严重,导致其倍率性能差、循环寿命短。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
人脸识别是进行身份验证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快速、便捷、高效地对目标人脸完成鉴权。过去十几年来,在深度学习的推动下,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尽管如此,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仍然受到姿态、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姿态变动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相当多的科研人员投入跨姿态人脸识别研究之中,从网络结构设计、损失函数改进、训练数据利用方式等多角度进行探索。基于前人的工作并针对其缺陷,本文从以上多个角度
热刺激响应性水凝胶材料是一类对外界施加的热场能够做出相应结构或性能改变的智能材料。传统的热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由于网络结构的不均匀性以及缺乏在高应力水平下能够耗散能量的结构,为此大多应用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智能变色窗户等对力学性能要求比较低的领域。近些年来,随着热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在驱动器、形状记忆元件、防护器件等工程领域的应用需求,不仅要求材料本身具有高的模量和韧性,而且要求凝胶在热刺激前后有显著
半纤维素是自然界中第二丰富的糖类,其储量仅次于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之一,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食品和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而半纤维素与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状结构,使半纤维素的提取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如何高效的从木质纤维原料中分离半纤维素已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数量巨大,大多被丢弃或燃烧,资源利用率较低。从农废中分离半纤维素,变废为宝,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
柔性光电器件的发展对透明导电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TCF)进一步提出了可弯折、可拉伸的要求。采用低成本的溶液加工方法制得的银纳米线(AgNW)渗流网络表现出高导电性、高透明性和可拉伸性,被认为是替代刚性的铟锡氧化物(ITO)透明电极的理想材料。但由于AgNW与柔性/可拉伸透明基底的模量差异较大和界面作用力弱,在机械变形特别是拉伸变形下AgNW易滑移或从基底脱
随着图形处理器的大型矩阵并行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的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在快速地铺开。由于U-Net在深层语义信息提取、特征传递和层间信息融合等方面的优良特性,U-Net衍生网络在医疗影像语义分割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手工设计针对不同医疗影像分割任务的U-Net时,需要挑选合适的卷积核数量与尺寸等架构超参数,架构的超参数搜索十分耗时。同时,由于移动端手机、云端服务器等部署设备上计算资
酱油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传统发酵调味品,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工艺过程是开放式的,因此发酵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菌种类型丰富多样,这是酱油复杂风味品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对酱油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细菌研究较多,比如四联球菌属和魏斯氏菌属,但对于酱油中“少量关键”的微生物关注较少。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和GC-MS等技术,系统分析酱油样品中细菌群落和风味物质之间的关系并挖掘其中潜在风味功能菌,采用单菌和
开关磁阻电机(SRM)是近年来传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结构简单、坚固可靠、制作成本低,组成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SRD)运行容错率高、控制灵活、调速范围广、能量转换效率高,在家电、纺织、工业传动、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SRM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存在转矩脉动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设计基于自抗扰迭代学习的直接瞬时转矩控制算法用于抑制SRM的转矩脉动。自抗扰
纸质文献保护与修复工作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一直以来,古籍工作的研究重点是纸质材料的修复技术与方法,对古籍所承载的信息——油墨图文却鲜有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古籍纸张脱酸增强过程中图文信息质量的变化,提出了古籍修复工作中图文信息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构建古籍修复图文质量评价体系并应用于旧书页。本文选取氢氧化钡的甲醇溶液、碳酸镁的甲醛溶液和氢氧化钡的二乙二醇溶液三种有机脱酸剂和不同质量分数配比的丁苯胶乳(
多组分玻璃是一类重要的激光玻璃,且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物理化学特性,如较低的熔制温度、较高的稀土离子溶解度、良好的红外透过能力和宽的可调谐带宽等,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光纤激光器的光纤基质材料。然而,当玻璃光纤激光器应用于强激光输出或太空高能粒子(如γ射线)辐照环境中时,会导致玻璃光纤中产生结构缺陷,即产生色心缺陷,从而导致光纤光吸收增加,光纤暗化,降低光纤激光器性能,严重时使激光器失效。其中γ射线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