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A/AOA的非视距减弱混合定位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位置的服务产业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了继互联网产业之后的一个新的市场爆发点。在此背景下,无线定位技术得到了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广泛重视。在实际定位过程中非视距传播会对定位精度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TOA/AOA混合定位技术减弱非视距误差。首先,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无线定位的基本原理和相应定位参数的测量估计方法,同时对2G、3G、4G各代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几种因素。其次,研究了两种常用的非视距环境下的散射体模型,ROS模型和DOS模型。从非视距识别和抑制两方面对相关非视距减弱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几种经典TOA/AOA混合定位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然后,针对传统线性定位算法在NLOS环境下定位精度差的问题,通过增加定位线和加权平均法,不仅提高了定位精度,而且保留了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在单次反射圆模型下,针对GSA定位算法耗时较多的问题,通过虚拟基站和最大散射半径缩小了搜索范围,减少了定位时间;数据处理时,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改善了定位精度。同时,针对传统定位算法对基站数目要求过高、抗非视距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IMO的单基站混合定位算法,利用信号路径参数以及基站、移动台、散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移动台进行定位估计。仿真表明上述三种TOA/AOA混合定位算法在非视距环境下能够有效提高定位精度。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蜂窝网无线定位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满足极高频谱效率等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正在不断发展,带内全双工(In-band Full-Duplex,IBFD)通信理论与技术也正在成为其中的一种研究热点。如果自干扰
由于受分集度较低和译码器误码传播的影响,贝尔实验室垂直分层空时编码(VBLAST, Vertical Bell layered Space-Time)系统误码性能较差,因此产生了一种将空时分组码(STBC,Spac
直接利用语音信号进行的人机对话方式,作为一种自然的方便的控制和通信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实用领域,并已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同时,语音信号作为信息的最普通最直接的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机交互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情感计算是当前新兴的课题之一,目的是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情感的能力,使其能够感知情感,适时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据存储业务的性能和效率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管理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升,存储区域网应运而生。存储区域网是一种为用户提供及时访问企业网络中的数据的针对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于一体的综合智能信息系统。它由许多密集分布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能量、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有限。为了保证无线传感
聚类分析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中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因此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量开始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开始呈分布式存储,由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