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隐喻研究仅局限于传统的修辞学领域。修辞学家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语言现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概念。他们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种经验去构建与说明另一种经验。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只是隐喻性思维的外在体现。情感是人类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情感往往借助隐喻的言语形式得以表达,以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因此,对情感隐喻的研究也成为了认知语言学探索人类认知的任务之一。《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作,大量的隐喻表达极大地成就了其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其中情感隐喻现象十分显著与普遍,对研究小说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具有重要价值。意象图式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对隐喻意义的生成与理解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即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概念隐喻与意象图式为理论基础,试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围城》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分析。本文参照K?vecses对基本情感的研究,首先将《围城》中的情感分为五类,即喜、怒、哀、惧、爱,并采用定性分析法来阐释《围城》中五种基本情感的隐喻表达是如何通过意象图式得以构建的。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围城》中基于意象图式的情感隐喻所传达的语用效果做了一定探讨。通过对《围城》中的情感隐喻进行意象图式视角下的研究,本文发现在情感隐喻的构建过程中,意象图式作为源域被映射到作为目标域的情感域中,因此情感被赋予了意象图式的知识结构,即抽象的情感能够通过意象图式的特点与特征得以表达与理解。另外,文章发现《围城》中基于意向图示所构建的情感隐喻不仅能够使其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普遍的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主要的情感蕴意以及突出作品的主题。本文拓宽了文学作品中情感隐喻的研究视野,并增强了意象图式对《围城》中情感的阐释力。同时,本文还会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