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在当前文化与旅游产业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与互动,是旅游理论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也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13地市2004—2012年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差异作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系统耦合理论,建立耦合判断模型,测度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并探讨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特征与机制,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并就江苏省各种耦合协调类型城市采用不同协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进而为江苏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江苏省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不断提高,且呈现苏南地区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较落后的空间差异性。根据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将13地市分为三个等级,且等级内部和等级间排名变化较大。通过各子因素分析造成排名变化的原因,突出了科技创新、政府支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的重要性;第二,江苏省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在平稳上升,同样呈现苏南地区高、苏中地区次之,苏北地区较落后的空间差异性。根据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将13地市分为三个等级。等级内部排名有小幅变动,主要源于旅游产业相较于文化产业发展更成熟,各子因素发展存在同步性。因此,各地市应寻求区域合作,来增强本地旅游业的综合实力。第三,各地市文化与旅游产业总体上呈耦合发展状态,但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城市目前仍处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影响不大的起步阶段。同步性分析显示,江苏省整体上从以文化滞后型为主向以同步发展型和旅游滞后型为主的方向发展,并根据各地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快慢差别,归纳出了六种趋势类型。根据2012年各地市两大产业耦合协调与同步性发展差异情况,对13地市进行了七种耦合类型的划分。本文在对江苏省13地市三个时间节点两大产业耦合协调特征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两大产业的耦合机制和发展模式,丰富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江苏省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对江苏省两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