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和累及野照射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meKin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我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四位。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免疫抑制。放射线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与照射体积、剂量及部位均相关。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靶区勾画方式目前有两种,即选择性淋巴引流区域照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ENI),和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两者之间仍存在争议。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累计野照射在区域失败、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方面与选择性淋巴引流区域照射无明显差异,但急性放射损伤明显减轻。本研究通过监测两种照射模式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评价两者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对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的设计与勾画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选择性淋巴引流区域照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ENI)和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两种照射模式治疗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累及野照射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09-2019.03在我院放疗科就诊并经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鳞癌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食管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同步TP方案化疗,PTV处方剂量59.4Gy,1.8Gy/次,5次/周。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射范围的不同分为ENI组和IFI组,分别进行ENI和IFI照射治疗,并监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ENI组和IFI组CD3+、CD4+、CD8+计数和CD4+/CD8+比值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放疗后ENI组和IFI组CD3+、CD4+绝对计数均较放疗前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ENI组降低水平较IFI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放疗后ENI组和IFI组CD8+绝对计数较放疗前均无明显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ENI组和IFI组CD8+绝对计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放疗后ENI组和IFI组CD4+/CD8+比值均较放疗前下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放疗后ENI组和IFI组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IFI照射治疗和ENI照射治疗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但IFI照射治疗较ENI照射治疗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更小,在中晚期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的选择中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肝脏是大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靶器官,据估计,有多达25%的结直肠癌患者有同步肝转移,约有60%的患者在随访时发现有隐性肝转移。不加任何治疗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5年生存率小于5%。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法,但这些病人中约80~85%的人在诊断时因合并肝外疾病、手术切除后残余肝脏储备功能不足等情况而无法手术。近年来
研究背景:近几十年,心脏外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大部分手术需要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升主动脉是最常用的插管部位。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升主动脉置换的手术中以及其他一些紧急情况下,股动、静脉插管常常为首选位置。另外,随着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外周体外循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外周体外循环技术也越发成熟,其中以股动、静脉插管最为常见。伴随股动脉插管应用越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且诊断为湿性AMD患者40例(40只眼)。依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两组,A组为康柏西普组(20例20眼),B组为雷珠单抗组(20例20眼)。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信息,所有患者每月一次予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ml或雷珠单
学位
目的分析卵巢黄体出血与附件扭转在鉴别诊断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40例卵巢黄体出血患者和31例附件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患者的年龄、孕产次、下腹部手术史、发病诱因(剧烈运动、性生活)、发病时期、伴随症状(恶心呕吐、阴道流血、肛门坠胀感、体位性疼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A
学位
学位
目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在国内外临床试验中得到认可。研究表明,通过测量糖尿病患者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可以预测抗新生血管生成治疗的预后。然而,通过穿刺前房或玻璃体来测量眼内VEGF含量的方式为侵入性操作,且操作过程复杂,不适合用做通常的临床评估。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注射后7小时、24小时的C
学位
目的本课题探讨腹腔镜与经腹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效果,通过meta分析整合多个小样本RCT数据资料,提高原结果的统计效能,为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从2015年1月1日到2018年1月30日期间有生育需求的多发子宫肌瘤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的资料,采用JADAD评分对纳入研究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