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全球性焦点问题之一。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作为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因对人体的健康益处而被广泛用作传统中医药和补品食用。多糖作为猴头菇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血脂和肝脏保护等多种生理活性和健康作用。因此,本研究以人工栽培的猴头菇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提取溶剂获得猴头菇多糖,对比性研究猴头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确定高活性猴头菇多糖。在此基础上,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猴头菇多糖的体内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蒸馏水、0.9%NaCl、柠檬酸溶液(pH3.0)和1.25 M NaOH/0.05%NaBH4四种提取溶剂获得猴头菇多糖(HEP-W、HEP-S、HEP-C、HEP-A)。研究表明,碱提猴头菇多糖(HEP-A)具有最高的得率(11.60%)、蛋白质含量(8.31%)和β-1,3-葡聚糖含量(23.21%),酸提猴头菇多糖(HEP-C)则具有最高的总糖含量(81.51%)。四种猴头菇多糖均是由不同分子摩尔比的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的酸性杂多糖,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特征和不同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其中,HEP-C和HEP-A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特性粘度,且在较高浓度和较低剪切速率下呈明显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行为。扫描电镜观察揭示,提取溶剂对猴头菇多糖的表观形貌和分子尺寸有重要影响。(2)对比性评价猴头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四种猴头菇多糖均具有突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其中,HEP-C的抗氧化能力要高于其他三种多糖。同样地,四种猴头菇多糖显示出明显且剂量依赖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且HEP-C在所测定的多糖样品中呈现最高的抑制活性。因此,HEP-C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3)建立链脲霉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HEP-C的体内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与模型组MC相比,灌胃不同剂量的HEP-C(150、300 mg/kg体重)不仅能够显著地且剂量依赖地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改善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体重损失和脏器损伤,而且还能够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肝功能损伤和血脂代谢异常,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脂质过氧化,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4)初步探讨了HEP-C体内降血糖活性的作用机理及信号通路。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表明,与模型组MC相比,HEP-C,尤其是高剂量组(300 mg/kg体重),能够有效地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脏的损伤,且基本接近于正常大鼠的肝组织结构。特别地,与模型组MC相比,不同剂量的HEP-C能够明显地且剂量依赖地上调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磷酸化Akt和糖原合成酶(GS)的表达,下调糖原合成酶激酶的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葡萄糖转运,调节糖尿病大鼠机体血糖的平衡,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