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乔治·斯坦纳《通天塔之后》的阐释学译论初探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由分析翻译理论与哲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对翻译研究进行探讨:即将翻译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人文主义研究、科学主义研究和综合研究,继而展开对乔治·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这一人文主义翻译理论经典著作的细读与分析.斯坦纳认为:"理解就是阐释,会意就是翻译".该论文欲对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做初步研究,并且对体现在该著作中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翻译研究方法的对立进行分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通天塔之后》的主要观点与相关评论,以及该论文的研究肌理和研究对象.该论文简要区分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种翻译研究方法,并指出其基本区别在于人文主义研究较为概括、重视经验,科学主义较为具体、体现理性.第二章对《通天塔之后》的内容作了概括介绍.斯坦纳一开篇就提出"理解也是翻译",由此奠定全书的阐释学基调.第三章首先回顾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对立与融合.在哲学发展的影响下,翻译研究可以分为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派别.前者重经验而过于自由;后者重理性而过于呆板.第四章分析了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中的观点,即对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种研究方法的态度.该论文还指出,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斯坦纳试图消解所有的理论,一方面称自己的论述只不过是"过程的叙述",另一方面又提出阐释学翻译理论,不免自相矛盾.第五章提出了该论文的结论.从翻译研究的方法论来看,该论文认为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为翻译研究营造新的局面.提出应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其他文献
该文在前人对元话语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政治类元话语图式,主要分为两大范畴:人际关系元话语及其次范畴,篇章元话语及其次范畴.并以此为框架,对英语政治类演说中元话语的
第一章对于大学生作文的反馈许多大学英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反馈,但是其结果却令人大为失望:反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似乎收效甚微.那么,教师
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两大特点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者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水平。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者学习态度不积极,对英语缺乏兴趣,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师生关系疏
本论文应用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观点,对海明威的三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进行重新评价,旨在阐释海明威不是一个对女性世界麻木不仁的陌生汉,也完全不是一个为男性权力歌功颂德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