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古愚(1843—1903)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经学、理学大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本着经世致用的宗旨对《学记》一文进行臆解,进而阐述其思想理论,故而名为《学记臆解》。《学记臆解》一书主要采用了王夫之《礼记章句》的分章论疏方法,将《学记》全文大致分为四部分、十六个章节,通过臆解的方式分别阐述了刘古愚对于设学之旨、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以及为学务本的理解。《学记臆解》一书处于传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古愚(1843—1903)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经学、理学大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本着经世致用的宗旨对《学记》一文进行臆解,进而阐述其思想理论,故而名为《学记臆解》。《学记臆解》一书主要采用了王夫之《礼记章句》的分章论疏方法,将《学记》全文大致分为四部分、十六个章节,通过臆解的方式分别阐述了刘古愚对于设学之旨、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以及为学务本的理解。《学记臆解》一书处于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就其研究方法来看,有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传统研究特点;就其研究内容来看,用传统的教育思想阐述新式教育思想理论,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教育思想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深入阅读《学记臆解》、分析《刘光蕡集》以及其他相关文史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对《学记臆解》本身的文本进行分析,探寻其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思想启蒙意义。全文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刘古愚的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来探寻本书撰写的动因与撰写的背景。第二部分着眼于文本进行分析,就其教育目的、学制体系以及教学原则与方法进行深入解读。第三部分是将《学记臆解》一书放在整个《学记》研究的历史中进行分析,探寻《学记臆解》在《学记》研究史中的特点和地位。第四部分以“《学记臆解》缘何未能广而传之”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该文本的教育地位进行客观评价分析,探寻其教育学意义上的思想启蒙价值。
其他文献
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直接关乎着学生未来的成长,是挖掘学生自身内在潜力及提升综合素质的核心环节,是全面推进新课改的重要阶段。游泳不只是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更好的领悟生命教育的真谛。在中小学校普及和开展游泳运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溺水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太原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的省会城市,在软件和硬件资源条件上在全省都占有得天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多数民办学校凭借优质教学环境和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优质教育的代名词,且民办学校招生不受限制,可以提前挑选优质生源,使得公办、民办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差甚多。为规范民办学校“掐尖”招生的乱象,均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生源,于是“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成为多地招生政策的新内容。运城市于2020年5月25日发布该市中小学招生政策,也明确“公民同招”的要求。为了
我国居住生活方面的问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越显重要。人们对养老生活质量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现有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养老的差异化需求,养老居住生活层面的问题函待解决。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不仅在国家政策拟定、养老资源配置、人文关怀层面、甚至居住建设探究方面,逐渐呈现一种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实践。论文以西山互助养老社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学科交叉三种研究方法,对西
当前我省传统文化遗产存在挖掘不到位、保护不科学、开发利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晋祠为三晋大地之官方祭祀场所,园内文化遗产资源包罗万象,建筑、石刻、壁画等物质文化遗产与声、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发展,然其作为礼乐制的遗存,以祀时演剧声为代表的人文声景源远流长、特色鲜明、意义重大却无人问津。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目光锁定在晋祠以祀时演剧声为中心的声景观,而当前对晋祠声景资源的挖掘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对晋祠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今人们的生活需求。信息可视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将复杂的信息详尽、简洁、直观地展现给观者,使观者在短时间内更加有效地接收信息。本研究基于信息可视化方法,将醋文化的信息通过思维组织模式、数据组织模式和系统组织模式三种方法进行实现。将信息进行图形符号化的运用,将不同类别的信息进行整理、难以表现的时间空间概念加以归纳,通过制作出简洁易懂的视觉可
目的:已知SRA是调控脂肪分解和炎症反应的关键长链非编码RNA,本研究设计有氧运动是否抑制SRA促进ATGL的表达以及抑制P38/JNK信号减轻炎症,改善肝脂肪变性。进一步探讨有氧运动通过SRA调控肝脏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方法:3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后被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n=10)、高脂饮食组(HFD,n=10)、高脂饮食结合有氧运动组(HAE,n=10)。其
花木兰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性英雄,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已经超越了故事本身。本选题以传统故事的花木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花木兰故事所蕴含的精神,结合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聚焦那些投身到抗击疫情中的女性们。通过图形语言的设计,运用几何化、抽象化的表现手法,用绘本的形式表现了新时代的花木兰们在疫情期间所作的努力,致敬这些女性为抗击疫情做出的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与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广场舞以其高参与度、便于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等特点,满足了居民对丰富精神生活的追求,实现娱乐、健身、社交以及提高审美等现实要求。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山西形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山西民间舞蹈艺术。本文通过对我省广场舞作品的艺术研究,探索发现山西广场舞作品中对山西民间舞蹈元素的汲取运用与
汾阳市是山西省吕梁地区县级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街道与街道设计理念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老旧的城市街道难以满足居民的出行和生活需求,街道设计理念也无法服务于当代城市街道改造。汾阳市街道以机动车通行为主,但近年来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使得街道的负担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人们精神文明的提高,居民开始重视街道的生活与交流功能,现有的街道难以满足居民对街道生活的需求与期望,导致人与街道的隔阂日益增加,街道活力逐渐
中国古典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传统舞蹈美学思想为精髓,通过历代舞蹈工作者的继承、发展、创新,并经过历史长期的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征与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它其虽历经不到百年历史,但是却时刻影响着中国舞蹈的发展进程。中国古典舞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形成了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类型的构建方式。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典舞及其“古典性”构建方式,探索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方向。本论文共分为五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