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显得越来的重要,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储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稀土提取分离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在稀土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却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尤其在稀土废水处理方面一直都没有什么很好的回收处理方法。稀土废水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而且也是对稀土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稀土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稀土。因此需要一种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显得越来的重要,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稀土储量一直稳居世界前列。稀土提取分离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在稀土回收利用方面的技术却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尤其在稀土废水处理方面一直都没有什么很好的回收处理方法。稀土废水的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了难以修复的破坏,而且也是对稀土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稀土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稀土。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处理稀土废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把稀土废水中的稀土分离富集起来。本论文中利用离子印迹技术,成功制备出复合分子筛SBA-15/Y的镧离子印迹聚合物和磷酸改性的SBA-15的镧离子印迹聚合物,以及用水热法合成复合分子筛MCM-41/Y。利用这3种合成物做吸附剂去分离富集稀土废水中的稀土,并利用红外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探究分析吸附原理。(1)将复合分子筛SBA-15/Y做为载体,聚乙烯亚胺做为功能单体,环氧氯丙烷做为交联剂,成功合成出镧离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红外图和扫描电镜图说明离子印迹成功的合成出来了,XRD图说明该聚合物具有介孔分子筛的特征,ICP说明该聚合物有不错的选择性。热力学方程中△G小于零和准二级动力方程中R2的数值说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而且重复再生利用率高。镧离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镧离子溶液在镧离子溶液的浓度是500mg/L,反应时间是30 min,反应最佳温度是35摄氏度,反应最佳酸度是pH为2,吸附量达到最佳为562.95 mg/g。(2)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出复合分子筛MCM-41/Y,通过红外说明复合分子筛制备成功了,XRD图说明复合分子筛具有MCM-14的结构特征。复合分子筛MCM-41/Y吸附镧离子在镧离子溶液的浓度是500 mg/L,反应时间是30min,反应最佳温度是35摄氏度,反应最佳酸度是pH为2,吸附量达到最佳为440.62 mg/g。热力学方程中△G小于零和准二级动力方程中R2的数值说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而且重复再生利用率高。(3)利用磷酸改性的SBA-15做为载体,镧离子做为目标离子,聚乙烯亚胺做为功能单体,环氧氯丙烷做为交联剂,成功制备出磷酸改性SBA-15的镧离子印迹聚合物。红外图和扫描电镜图说明离子印迹成功的合成出来了,ICP说明该聚合物有不错的选择性。热力学方程中△G小于零和准二级动力方程中R2的数值说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而且重复再生利用率高。磷酸改性SBA-15的镧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镧离子溶液在镧离子溶液的浓度是500mg/L,反应时间是5 min,反应最佳温度是35摄氏度,反应最佳酸度是pH为5,吸附量达到最佳为544.14 mg/g。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国家大力推广天然气的普及利用,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潜力较大。但石油天然气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然垄断属性的行业,其中管道燃气安装市场由各具备特许经营权的城市燃气公司占据,各类型管道燃气工程建设项目直接由燃气施工工程项目承接,市场竞争较小,导致很多地方燃气施工工程项目依然是用传统的、滞后的工程管理理念、方法,特别是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绩效评价方法不科学,同时因缺乏合理的资源
利用微流控设备制备出的液滴广泛运用于生物、医疗、化工等行业,液滴的大小和均一性是决定其工业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对液滴的精准操控,需要对微通道内液滴生成规律有深入的了解。研究液滴生成过程与液滴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的利用液滴,还可以为新型微反应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以微米级别微通道为研究对象,利用CFD软件Star-ccm+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液滴生成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基于
碳点(CDs)因具有优越的光学性质,较好的水溶性、稳定性、抗光漂白性、低毒性、原料易得、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检测、化学分析、催化剂制备、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食品环境监测领域中,目前对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化学仪,荧光或紫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其中荧光分析法因仪器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检测。CDs
2020年5月至9月,在南昌前湖区域利用APS-3A型降水自动采样仪对降水进行分段采集。研究期间观测了20个降水事件,收集了88个分段降水样品,分析了分段降水中碳组分(WIOC、EC)和离子组分(无机离子和有机酸根)的浓度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基于分段降水样品中化学组分的分布定量计算云水和云下冲刷对各组分的贡献,并分析区域降雨类型,解析降水中各组分的来源。主要结论如下:一、分段降水中碳组分及离子组成的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中污染物的种类逐渐增多。我国作为抗生素使用大国,产生了大量的含盐抗生素废水,甚至在城市污水中也检测出了抗生素。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常规生物处理技术无法十分有效去除抗生素,并且抗生素会对水处理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使污水处理效果减弱。因此探索抗生素对脱氮效果以及微生物的影响机理,并找到减弱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此外SHARON工艺作为新型生物脱氮
抗生素废水呈现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和生物毒性大等特点,其广泛地存在于水体当中,对人类和动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传统的生物法难以处理,而且抗生素也会对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扰乱。目前,针对抗生素废水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作为高级氧化法之一的光催化氧化法因其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成为了一种前景良好的处理抗生素的方法。本文首先筛选出光催化效果优异的掺杂改性的g-C3
为应对常规主流活性污泥工艺所面临的挑战:碳源不足、碳源利用率低、剩余污泥多等问题。以提高污水氮磷营养盐的去除能力和稳定性,侧流活性污泥工艺开始被应用于世界多地的污水处理项目。作为影响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碳源,污水有机碳的水解代谢行为影响侧流工艺的营养盐去除机制,但目前的研究多侧重简单碳源物质(如乙酸钠、葡萄糖等),基于侧流活性污泥装置的多碳源研究不足。因此,本文采用多种碳源种类(简单碳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可造成极大危害,因而研究NOx的消除净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NOx净化技术是选择性催化还原,主要以氨做还原剂的NH3-SCR和碳氢化合物做还原剂的HC-SCR两种为主。贵金属Pt、Rh、Pd等因其优良的催化性能而被普遍使用于该过程,如机动车尾气净化用三效催化剂等。但贵金属价格昂贵,资源有限,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价格低廉、性能优越的
本文以水稻秸秆为原料,选用腐殖酸和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MPTS)作为改性试剂,通过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制备九种水稻秸秆源生物炭(BC300、BC500、BC700、HBC300、HBC500、HBC700、SBC300、SBC500和SBC700),并采用p H值测定、比表面积及孔结构(BET)分析、灰分含量分析、元素分析、零电点分析、表面形貌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
苯达松和苯噻酰草胺是重要的除草剂,已经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并在世界各国多地被检测到,且被列入环境污染物监管清单。有关苯达松和苯噻酰草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除草效果方面,其毒性效应及水生生物基准等方面的研究还少见报道,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提出苯达松和苯噻酰草胺的国内水生生物基准值的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国内本土水生物种为受试物种,对苯达松和苯噻酰草胺毒性效应进行研究,采用SSR和SSD法等对我国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