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影像融合与镶嵌、制图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遥感影像的镶嵌(Mosaic)是将两幅或多幅影像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大幅宽的图像,以满足遥感影像的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在实际研究和运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不同卫星传感器、不同季相的遥感影像拼接在一起。由于不同传感器、不同卫星影像拍摄的参数不一致,加之成像时间、系统处理存在差异,造成几何畸变和辐射差异,导致同名地物在相邻影像上的亮度值不一致。因此,多源遥感影像须解决配准和色调均衡的问题,使镶嵌后的整幅影像色彩基本接近一致。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试验,主要探讨了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卫星融合影像的几何纠正、镶嵌和色彩均衡的处理方法。本研究以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E V9.2和ARC Info为平台,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区,选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SPOT5和ALOS为数据,通过影像纠正、融合,借鉴前人在色彩均衡的处理方法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处理,实现了匀色、自动镶嵌、制图,为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成果:(1)利用1:5万地形图,通过采集大量地面控制点,在荒漠偏远地区实现了影像的几何纠正,结果证明,利用这种方法纠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是可行的。(2)通过多源遥感影像波段匹配、几何纠正保证了镶嵌的质量,实现了多源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一致性;(3)对多源影像数据进行了匀色处理,满足了制图的需要。
其他文献
我国南方地区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暴雨、台风雨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常常引起暴雨洪水,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利用天气雷达估测流域降雨,并结合水文模型进行流域径流
21世纪,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时期。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不仅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而且包括城市文化、生
现如今,地图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图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我们所熟知的传统平面地图,是用二维的地图符号模型系统来表达地理空间要色特征的。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三维可视
聚居作为人类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起点,也是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聚居既是一种空间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通过改善区域运输通行能力和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改变生产力布局和分配的空间形式和格局,通过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效率息息相关。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其中关于单中心与多中心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的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分歧。上海作为我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