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和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遇到的严重障碍。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大。中国的贫困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难点在于农村低收入群体。因此,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的研究对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与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更多的倾向于区域面上的探索(诸如区域结构、区域增长模型、区域制度、区域政策等),集中在绝对贫困的西部地区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中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较少,尤其是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问题研究较少。温州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的经济中心之一,农村类型复杂多样、三大差距明显(地区、城乡和贫富差距)。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界定了贫困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相关概念,并提出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状况,在阐述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对其贫困治理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启示进行评价。第三章为温州市“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贫困治理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调查资料分析了温州市低收入农户收支特征和低收入农户形成的主要因素。第四章为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的政策选择,提出新时期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治理的政策选择:合理确定贫困标准和扶贫单元,完善贫困治理制度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