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中,以乡绅或地方精英为主的乡村治理机制维持了乡村社会的长久稳定,国家对乡村社会的介入极少,村庄内部主要依靠自治维系治理,这种模式促进了传统社会中资源有限的国家政权与封闭且稳定的乡村社会内部之间的平衡;建国初期,国家依托人民公社来对乡村社会的资源进行有效汲取,这种模式为我国初期的国家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国家以一种“全能型”政权的姿态存在,乡村社会的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社会中,以乡绅或地方精英为主的乡村治理机制维持了乡村社会的长久稳定,国家对乡村社会的介入极少,村庄内部主要依靠自治维系治理,这种模式促进了传统社会中资源有限的国家政权与封闭且稳定的乡村社会内部之间的平衡;建国初期,国家依托人民公社来对乡村社会的资源进行有效汲取,这种模式为我国初期的国家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国家以一种“全能型”政权的姿态存在,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极其有限;改革开放以后,村庄封闭且稳定的内部环境被打破,国家直接治理乡村的行政成本也逐渐上升,于是村民自治逐渐走向乡村治理的舞台并逐渐演化为“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模式,国家对乡村社会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进入本世纪,“压力型体制”和“运动式机制”成为了乡村治理的主要特征,这虽然使得乡村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但是也带来了治理效率降低、公共权力异化等多种问题。不同时期的乡村治理机制满足了我国不同阶段的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为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进入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权悬浮化、村民自治异化、乡村治理资源内卷化、农村社会日趋凋零等现实问题时刻提醒着我们,既往的乡村治理机制已然不适用于当前乡村治理的发展,当前的乡村治理急切呼唤着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近年来,“三治融合”乡村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三治融合以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弹性化的治理工具、协同化的治理结构成为了解决当前众多乡村治理“疑难杂症”的良药。因此,本文基于“经纪机制”这一概念,从我国当下乡村治理的实际出发,提出构建三治协同的乡村治理新“经纪机制”的构思。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始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经历了“精英治村”、“村干部治村”以及“多元化主体治村”的多个村治阶段;并且,战旗村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带,具备连接乡村资源与城市资源的基础;此外,战旗村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在发展过程中以农业发展为主,其他发展为辅,村庄的人员结构属于半熟人化类型,在当下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通过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村治方式从而实现了乡村振兴,可以说,战旗村的情况是很多相似村庄的缩影,具有典型性,而其通过完善自身村治结构的方式从而促进村庄实现乡村振兴的事例具有启示意义,可以为很多具有相似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的村庄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因此,本文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为实证基础,首先分析该村既往的旧“经纪机制”的不足之处,即“地方精英”经纪机制下的汲取主义以及“村干部”经纪机制下的管控主义;然后着重从多元化治理主体、复合型权威基础、协同化经纪逻辑和公共性治理绩效四个方面来剖析该村当前的三治协同新“经纪机制”;最后总结该村三治协同的乡村治理新“经纪机制”所取得的成效,即村庄治理结构得以活化、资源汲取转变为利益平衡、管控倾向转变为协商主义,并对新经纪机制的理论延伸、政策启示以及展望做进一步的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具有相似场景的村庄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也从实证和微观的角度出发,为我国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生命力强,它象征着中国人民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蒸蒸日上。随着步入“新时代”,中国与外国的合作交流与日俱增,“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丰富自己的中国文化表达知识与技能,以此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展现华夏文明的魅力,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规避“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将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课堂
在历代山水画题材的发展中,田园题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田园为题材的绘画最初发源于田园诗,而后多以村野之景的形式作为局部在山水画中出现,之后便以诗意化的题材发展为现实化和形式化的作品。在明代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沈周深入自然,关注自然,乐于自然,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蓝本,创作出大量深入人心的田园山水作品,描绘农耕风光和田园生活,真切地体现了他幽居田园,拥抱自然的生活观。二十世纪末,由于对人民群众的
精准扶贫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党、政府与人民的“耳目喉舌”,大众媒体更应当参与其中。个中,地方媒体是联系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群众的“中间桥梁”,应当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报道、搭建精准扶贫服务平台等形式发挥地方媒体公信力,凝聚脱贫攻坚共识,助推地方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体通常通过报道数量分布和设置报道内容属性等方式,
《山海经》是一部涵盖了上古时期天文、地理、民俗,神话故事等多方面内容的先秦古籍,从书中能够反映出先民对于世界的认识及看法。《山海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山经》《海经》《大荒经》。《山海新编》是以《山经》中的故事为创作原型,在此基础上融入“时空穿越”的故事情节,重新改编绘制而成。绘本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叙事的一种载体,能够将复杂的文本转变为直观的画面,本文希望借助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表现书中的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治理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大数据战略在我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区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对基层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直接反映社会的发展面貌。如何探索社区治理创新,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
无法自主防御的思想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了澳大利亚国防中根深蒂固的位置,这种脆弱感主要来自于稀少的人口与广阔土地形成的对比,使得澳大利亚对强国的依赖并未随着其独立而马上消逝。二战中日本带来的危机感加重了澳大利亚国防中的这种倾向,在战后一段时间里,澳大利亚一直坚持“向前防御”(Forward Defence)的政策,即澳大利亚远征军在朝鲜和越南与美国并肩作战,在婆罗洲对抗共产主义。1967年英国从
清代社会沿袭了明代对列女的推崇,因其处于帝国晚期、君主专制到达顶峰之时,故而有愈演愈烈趋势。清代众多史志资料、文学作品中都涌现了大量的列女记载。吴江县作为人文渊薮之地,文史资料丰富,旧志有关清代列女众多。本文以吴江县方志为主从清代吴江县列女产生的背景条件、列女的构成类型及行为分析、列女的家族与家庭生活、列女类型及表彰方式的变动这四个方面,对清代吴江县列女群体进行探讨。由于清代吴江县得天独厚的人文地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手机用户规模不断上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这一巨大的流量入口使得广告主纷纷转向移动网络广告市场。在移动网络广告市场中,信息流广告以其高度融入平台、精准化推送、内容及形式丰富多样等优势占据
本文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选自以色列作家利拉赫·莱维·艾瑞的代表作《美国梦只为男性?——以色列人在美国的性别差异、移民差异及同化差异分析》,是一部关于移民美国的以色列人的学术著作,主要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对以色列人移民美国及回归故土的整个进程加以分析讨论。笔者负责翻译该书第一章及第二章,第一章论述有关该研究的一些假设及针对研究假设所做的抽样调查;第二章着重阐述了性别、移民等相关概念。本次翻译实
清初至清中期的穹窿山周边地区,有一个从“人户稀少”到“舍宅弥望”的地域社会开发过程。在这一开发过程中,当地的民间信仰仪式也随之兴起,并形成以村落神“刘猛将”为基础,各村“刘猛将”向穹窿山上真观朝觐的“解天饷”信仰仪式,地域社会借此整合进国家正统化秩序之中。太平天国战争后,穹窿山周边农村经济渐趋鼎盛,周边诸市镇也应时兴起,并形成农村劳动力与手工业产品向市镇集聚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应于这一结构,当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