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后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结直肠腺癌患者、结直肠腺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PBMC)中及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VDR mRNA变化是否参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比较三种受试者血浆中维生素D浓度,验证维生素D缺乏是否为结直肠癌及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此外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血浆维生素D水平、组织VDR mRNA及PBMC中的VDR mRNA与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资料的关系。研究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利用ELISA法测定正常组、结直肠腺瘤组、结直肠腺癌组患者的血浆中25-OH-D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BMC及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的表达水平并用2^-ΔΔCt法或ΔCt法量化VDR mRNA的表达量。比较血浆维生素D、组织VDR mRNA及PBMC中的VDR mRNA在健康志愿者、腺瘤患者、腺癌患者中的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1、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正常结直肠组织中VD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癌(P<0.01)和结直肠腺瘤组织(P<0.01),但是结直肠腺瘤与结直肠腺癌中VDR mRNA表达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106);VDR mRNA在腺瘤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腺瘤瘤变程度、病理类型等均不相关;VDR mRNA在腺癌中的表达与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小、转移等均不相关。2、PBMC VDR mRNA的表达在正常人群、腺瘤及腺癌中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7)。3、正常人的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癌(P<0.01)与结直肠腺瘤患者(P<0.01),而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的维生素D水平无明显差异(P=0.489);低维生素D水平作为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875和2.925。4、我们还发现正常人中血浆维生素D浓度可能与PBMC中VDR mRNA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08,回归方程Y(vitamin D)=2.846X(VDRΔCt)-13.585,但在腺瘤及腺癌患者中并不存在两者并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结直肠腺瘤及腺癌组织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腺癌及结直肠腺瘤的发生相关,但与结直肠腺瘤的病理类型、瘤变程度等不相关,与腺癌的分化程度、转移、大小、浸润深度等均不相关。外周血单个有核细胞VDR mRNA的表达水平与腺瘤及腺癌无关,在腺瘤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降低可能与结直肠腺癌及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低血浆维生素D水平可能是结直肠腺癌和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综上,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和VDR mRNA降低共同作用于结直肠腺癌和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为研究结直肠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