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中指出,我国血脂异常成人总体患病率达40.40%,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中风、心肌梗死等众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服用降血脂药物对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但长期服用将会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药效温和、毒副作用小的活性物质用于防治高脂血症。近年来,已有众多文献报道了金针菇多糖的免疫调节、抗氧化,保护肝脏等生物活性功能,然而金针菇的降血脂功能虽有少量报道,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与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肠道菌群在防治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预防或治愈疾病,具有副作用小且效果显著的特点。本研究使用自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利用细胞模型、斑马鱼模型、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和粪菌移植等手段,欲明确金针菇的降血脂功能,并探究该金针菇多糖降血脂功能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为金针菇通过肠道菌群改善高脂血症的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防治高脂血症的金针菇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研发提供新思路。以下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一、金针菇子实体多糖FVP60降血脂功能的初步探究效果显著使用水提醇沉法从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获得金针菇子实体粗多糖FVP30和FVP60,按照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含量分别为23.77%、47.37%。RAW264.7细胞脂质沉积模型试验证明了浓度为400μg/m L的FVP60相较于同浓度的FVP30抑制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引起细胞脂质沉积的效果较好。在斑马鱼高脂模型中进一步验证了100、200μg/m L的FVP60分别使斑马鱼体内脂质堆积水平降至40.00±6.00%、10.00±2.00%,400μg/m L的FVP60基本未出现脂质堆积情况,研究表明了FVP60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斑马鱼血管内的血脂堆积水平且效果显著。二、金针菇子实体多糖FVP60能改善高脂小鼠的生理学指标高脂小鼠实验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多糖FVP60能改善高脂血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高脂饮食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与自然饮食组相比极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前期呈现显著降低,后期极显著降低。实验前期FVP60干预组与HFD组相比,低剂量多糖HFDL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DL-C水平;中剂量多糖HFDM组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清中TC(P<0.05)和LDL-C(P<0.01)水平;高剂量多糖HFDH组血清LDL-C(P<0.05)水平显著降低,HDL-C(P<0.05)水平显著增加。实验后期各多糖剂量组均具有持续改善高脂小鼠血清学指标的作用。另外,经过FVP60干预后,FVP60对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亦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此外,FVP60能改变肝脏的病理学改变,使得肝脏因高脂饮食形成的脂滴空泡减少,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肝脂方面,高脂饮食使得小鼠肝脂中TC(P<0.01)、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s,TG)(P<0.05)以及LDL-C(P<0.05)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低、中、高剂量的FVP60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脂TC和LDL-C水平,高剂量FVP60还显著增加了肝脏中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水平。三、金针菇子实体多糖FVP60能改变高脂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FVP60能调节高脂小鼠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增加与正常饮食组中肠道菌群的相似性。门水平上,高剂量FVP60可使厚壁菌门比例极显著降低,拟杆菌门比例增加。属水平上,低、中、高剂量FVP60与HFD组相比均可降低Staphylococcus、Ruminococcus、[Ruminococcus]、Corynebacterium、Dorea、Brevibacterium、Streptococcus水平。另外,HFDL和HFDM组能极显著降低Brachybacterium水平,HFDH组还能显著降低Lactobacillus水平,显著增加Oscillospira水平。四、粪菌移植后小鼠的高脂血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粪菌移植小鼠在第4周末时,HFDHR组与HFDR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TC水平。在第8周末时,HFDHR组与HFDR组相比,血清TC、LDL-C水平极显著将低,血清HDL-C水平显著增加;另外,HFDHR组还能降低AST和ALT水平,且AST的水平与HFDR呈极显著差异。此外,HFDHR组与HFDR组相比可使得肝脏细胞回复正常形态,减少脂滴空泡产生,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肝脂指标显示,HFDHR组与HFDR组相比亦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肝脏TG(P<0.05)和LDL-C(P<0.01)的水平。16S r RNA测序结果表明了两组间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HFDHR组中Ruminococcus、Coprococcus、Odoribacter水平相较于HFDR组较高,而Lactobacillus、Akkermansia、Bifidobacterium水平较低。五、肠道菌群的改变与高脂血症各项指标存在相关性金针菇多糖能显著上调或下调的肠道菌通过随机森林分析得出各菌属在物种排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菌属之间与高脂血症有关的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显著增加的Oscillospira菌属与血清TG水平显著负相关;Ruminococcus水平与血清TC和肝脏LDL-C水平显著负相关;Odoribacter水平分别与血清LDL-C(P<0.01)、肝脏TG(P<0.01)、LDL-C(P<0.05)水平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血清HDL-C和LCAT显著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