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评价益肾活血方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及对大鼠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方在防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验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随机原则,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前列康组(阳性对照组)、益肾活血方低剂量组、益肾活血方中剂量组、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每一组有SD大鼠10只。采用同等条件下适应性饲养一周后进行造模。无菌条件下,以0.3%戊巴比妥钠按1ml/100g,对6组大鼠实施腹腔注射麻醉并行经腹腔摘除双侧睾丸手术(假手术组除外)。术后一周,给予假手术组10ml/kg生理盐水,其余5组大鼠均采取每天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的方法,进行造模。以灌胃给药方式,1次/d,给予模型组大鼠10ml/kg生理盐水;给予前列康组灌服前列康水溶液1g.(kg.d)-1(浓度为0.125g/ml,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倍);给予益肾活血方低剂量组的大鼠5ml/kg,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5倍;给予益肾活血方中剂量组的大鼠加药10ml/kg,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10倍;益肾活血方高剂量组大鼠加药15ml/kg,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15倍。每周称重1次,连续灌胃一个月。在末次给药24h后,手术摘取前列腺,分组获取前列腺湿重,并制作和分析光镜和免疫组化标本,进行观察研究。 结果:3个中药剂量组SD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Bcl-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低,且剂量越高,差异越显著。中药高、中剂量组与前列康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Bcl-2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性改变明显,而益肾活血方低剂量组与前列康组则相对减轻。益肾活血方剂量越大,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性改变越轻,表明益肾活血方各剂量组及前列康组,都具有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延缓前列腺增生的病变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因子Bcl-2在BPH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而发生作用,可成为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