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中存在大量结构和发音上相似的音节(邻居),形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邻居家族。这些相似音节之间的关系、不同家族之间成员数量上的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因素对语音加工的影响,是观察汉语语音在通达字形、语义层之前如何被正确识别和提取需要考察的方面。目前,词汇表征的深层结构——字形、语义和概念组织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作为词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语言加工的基础层次,语音层的表征和加工模式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相关研究也较字形、语义等方面薄弱。已有的少量相关研究或缺少对汉语语音之间结构关系的系统性认识,或将形、义层面因素的作用与音节结构内部因素的作用混同,得到的结果无法解释音节内部因素的独特作用,也无法区分哪些是通达字形、语义层之前主要起作用的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本文基于对汉语音节结构关系和音-形对应关系比较系统的统计分析,通过两个听觉范式的真假音节判断实验,考察了汉语音节内部邻域结构对母语者语音加工的影响,并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区分影响语音加工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实验一考察了邻域结构的三个主要因素——邻域密度、载字量和频度对语音加工的影响,反应时和正确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邻域密度、载字量和频度对音节的加工都有显著的影响。邻域密度对语音加工的影响表现为,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邻域密度高的音节比邻域密度低的音节更容易加工,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载字量的影响表现为载字量高的音节判断的正确率高于载字量低的音节;频度因素的影响表现为,频度越高的音节,加工所需的反应时越短,正确率越高。另外,邻域密度、载字量和频度之间有交互作用,在频度相当的情况下,邻域密度对载字量高的音节的影响小于对载字量低的音节的影响;受载字量在不同频度音节中作用的差异影响,高频音节受邻域密度作用的影响大于低频音节。实验二考察了邻域载字量和邻域频度对语音加工的影响。反应时和正确率的统计结果显示,邻域载字量和邻域频度也对语音加工有显著的影响,邻域载字量和邻域频度越高的音节,加工所需的时间越短,准确率越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现为,邻域载字量高的音节受邻域频度的作用大于邻域载字量低的音节。根据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项目的回归分析结果,邻域载字量和邻域频度对语音加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与邻域密度的相关间接起作用的。通过反应时与频率、载字量、邻域频度、邻域载字量、邻域密度、异声母邻域密度、异韵头邻域密度、异韵腹邻域密度、异韵尾邻域密度、异声调邻域密度10个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发现频率、邻域密度和异声母邻域密度与反应时的相关最高,其他变量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关。进一步的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频率、总邻域密度、异声母邻域密度、异韵头邻域密度、异韵腹邻域密度和异韵尾邻域密度对音节判断反应时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邻域密度和频度对语音的加工有其他因素不能解释的独特作用,是预测音节加工难易度的两个重要指标。而邻域密度内部,异声母邻域密度和异韵腹邻域密度对音节反应时的贡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