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杨耐盐基因(Bet-A)遗传转化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88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渗透胁迫下,有些耐盐的微生物和植物细胞能够主动积累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蛋白类来维持渗透平衡和体内水分。甘氨酸甜菜碱(glycine betaine,简称甜菜碱)就是这样一种盐胁迫下很好的调渗保护物质,当前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植物渗透调节剂之一。但甜菜碱在许多农作物和林木中不能积累,如果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其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转入这些植物中,既可积累甜菜碱,又将可能达到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目的。 高等植物甜菜碱的生物合成包括两步反应:胆碱→甜菜碱醛→甘氨酸甜菜碱,这两步反应分别由胆碱单加氧酶(CMO)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催化。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胆碱脱氢酶(CDH)可兼具有CMO和BADH的催化功能,合成甜菜碱。它是由Bet基因家族中的Bet-A基因编码,基因全长1668bp,成熟蛋白质分子量为61.9KD。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et-A导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中,使其积累甘氨酸甜菜碱,从而期望获得耐盐的杨树新品系。 首先建立小黑杨组培再生体系。设置BA和NAA的不同浓度梯度组合试验,确立小黑杨叶片分化再生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0.5mg/L BA+0.1mg/L NAA;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0.1mg/L NAA。由于目的基因和选择标记基因NPT 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嵌合在一起,这样在遗传转化中卡那霉素可作为选择剂。因此需要进行叶片分化和生根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测定,以确定合理的选择压。组培系统建立后,通过浓度梯度试验确立叶片分化对卡那霉素的临界浓度为50mg/L,即在进行外源目的基因对小黑杨叶片转化时,50mg/L的卡那霉素为最低选择剂量。芽诱导生根对卡那霉素的临界浓度为40mg/L。 然后以小黑杨组培苗为转化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Bet-A基因。分别调整工程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等影响介导转化的关键因子,确立介导法转化小黑杨叶片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对获得的11株转化苗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其中7株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产生,而阴性对照没有任何扩增条带。取其中3株进行了Southern杂交检测,转化苗获得了阳性杂交带,而阴性对照没有杂交带产生。由此可以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小黑杨的基因组中。
其他文献
通过Click反应把萘酰亚胺化合物连接到含有醛基的吲哚上,再通过醛基和吲哚碘盐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出带有萘酰亚胺部分的菁染料,用NMR、MS、元素分析、UV-Vis等方法对
为提高草坪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国际上先进绿化国家对化学修剪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我国草坪业的兴起也面临着养护管理的巨大压力,因此应用生长调节物质矮化草坪,进行药剂修剪,减少修剪次数,这在方便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两种新型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和烯效唑(S3307),它们的生化功能主要是抑制GA(赤霉素)的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