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在环境污染问题中最为突出的是水污染问题。烯草酮生产废水有着成分复杂、CODcr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污染性强等特点。因此,研究烯草酮废水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烯草酮废水的理化性质,采用臭氧氧化预处理-SBR法生物降解联合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在臭氧氧化预处理烯草酮废水的研究中,主要从臭氧氧化时间、臭氧流量、废水初始pH这三个方面研究了对臭氧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臭氧氧化法预处理烯草酮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臭氧氧化时间为2.5h,臭氧流量为3.0L/h,废水初始pH为8.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臭氧氧化法对烯草酮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效果显著,COD浓度从7340mg/L下降到5380mg/L,去除率高达26%以上,B/C比从0.16提高到了0.38,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SBR生化系统进行深度处理,主要研究了进水pH、水力停留时间、磷投加量对生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变量法,得出本试验SBR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进水pH为6.5,磷投加量为CODcr:P=800:1,水力停留时间为5d。在最佳SBR工艺条件下,控制进水COD浓度为5380mg/L,系统连续运行30d,6d后出水COD浓度下降幅度开始变缓,最终基本稳定在360mg/L左右,此时的COD去除率超过93%。烯草酮生产废水的初始COD浓度平均为7340mg/L,经过臭氧氧化预处理,然后再经SBR生化系统深度处理,最终出水COD浓度稳定在360mg/L左右,总去除率达到95%以上,可以达到现行的《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