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锯齿米虾繁殖及蜕皮特征的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以下简称米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而且因其繁殖周期短,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多次繁殖,又是生态、生理和毒理等实验的良好材料。对米虾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它的繁殖季节及每年的世代数,为深入认识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和实验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研究蜕皮周期中体壁结构变化、Y-器的组织学特征及蜕皮激素含量变化,为深入探讨米虾蜕皮调控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奠定基础。本文研究了亲代与子代抱卵虾的胚胎发育历期、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采用形态学观察法对米虾的蜕皮周期进行划分,同时借助石蜡切片技术在显微结构上观察米虾体壁和Y-器在不同蜕皮周期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米虾不同蜕皮时期血淋巴中蜕皮激素的含量。研究结果如下:室内自然温度下中华锯齿米虾的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为7.07℃,有效积温为358.58℃·d。在12-22℃下,米虾的胚胎发育历期平均为(44.64±2.98) d,从第一个幼虾孵出到胚胎完全孵化平均为(2.40±1.24) d。在26-30℃下,米虾的胚胎发育历期平均为(17±3.31) d,从第一个幼虾孵出到胚胎完全孵化平均经过(2.77±2.17) d。依据Darch分类的方法,并依据米虾尾节末端刚毛的发育情况,如刚毛内锥、表皮内缩等形态学特征,将中华锯齿米虾蜕皮周期划分为蜕皮后期(AB)、蜕皮间期(C)、蜕皮前期(D0-1、D2-4)、蜕皮期(E)。在蜕皮过程中体壁结构发生周期性变化,外角质层与内角质层是在蜕皮后期形成,在蜕皮间期外角质层与内角质层的厚度达到最大,体壁的硬度最大,上角质层形成于蜕皮前期;Y-器结构在蜕皮过程中发生形态学变化,细胞大小也不断改变。AB期细胞核直径平均达到(4.68±0.61) μm;在蜕皮间期C期,细胞核直径平均(4.46±0.42) μm(与AB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染色最浅,细胞与细胞之间有基膜构成的网状结构;在蜕皮前期D0-1期,Y-器细胞细胞核直径平均达到(7.42±1.35)μm(p<0.05),染色质颗粒状,并且出现条索状小叶结构,Y-器细胞的分泌活动逐渐加强;在蜕皮前期D2-4期,出现的体积增大的Y-器细胞越来越多,基膜的厚度也增加,条索小叶变长变密,Y-器达到最旺盛分泌状态,细胞核直径平均达到(8.32±1.15) μm(p<0.05),胞质增多。采用Elisa技术检测不同蜕皮时期米虾血淋巴中蜕皮激素含量时发现,血淋巴中蜕皮激素在蜕皮后期AB期开始升高,于D2-4期达到最大(p<0.05),在蜕皮过程中蜕皮激素含量发生周期性变化。
其他文献
由于开关磁阻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性能优越等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应用于开关磁阻电机,而直接转矩控系统准确性与电机实时反馈量的准确性息息相关。实际上,标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只有电压、电流传感器,在只有电压、电流反馈的控制过程中,由二者计算得到磁链是控制准确与否的关键因素,而传统的积分计算磁链存在许多问题,故围绕磁链计算的相关参数的辨识是准确判别磁链的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在观察磷饥饿幼苗生长状况变化的基础上,研究在供磷充分和缺磷条件下番茄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组分的变化,以及根部液泡膜蛋白质含量和组分的变化,并鉴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化进程加快与车辆增加导致交通拥塞、事故频发的现象日益严重,用于缓解交通拥塞的智能公交系统(ITS)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基于智能公交系统的多功能终端控制
耐辐射球菌是一种极端细菌,它能够耐受致死剂量的电离辐射。耐辐射球菌具有高效的DNA修复能力、快速DNA损伤响应能力以及多种抗氧化机制,这些特性对耐辐射球菌的极端抗性做出了
科技进步使人机交互方式朝着更加自然、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交互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迅速,推动了基于手势识别的交互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与数据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最前沿和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而聚类分析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现在被广泛使用
为了揭示丝羽和片羽羽毛结构差异形成的秘密,寻找控制羽形性状的基因;在对鸡羽形性状遗传连锁定位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鸡3号染色体上BMP5、cEphA7、Tbx18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通
植物在长期生长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生活史策略来应对难以预测的环境变化。本研究以生长在运城盐湖的一年生植物盐地碱蓬(Suaeda salsa)为研究案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