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购这一手段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为了规避有关并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风险水平,审计这一业务对于企业的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而近年来,文化产业并购的高潮迭起,数据表明平均每六天就会在行业内发生一起影视类产业并购案。2014年3月,阿里巴巴斥资62.4亿港元入股文化中国60%,文化中国更名为阿里影业。然而,阿里很快发现这家公司包括无形资产记录、计量及确认在内的种种财务问题,并展开调查。直到2014年12月底,阿里影业宣布因以往年度不恰当的财务处理而需计提约3.93亿港元的减值准备,直接导致大幅亏损。2015年4月公布的年报显示,阿里影业巨额亏损6个亿。对于财务问题的发生,企业应当负起主要责任,但是由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审计工作也与传统的针对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审计工作有很大不同,如果对这一方面予以忽视,必将带来审计问题的出现。所以注册会计师及其所从业的事务所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本文从前人研究文献出发,针对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审计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文献研究进行阐述,同时对文化产业独有的一些无形资产的审计进行陈述。并从文化中国集团出现的会计问题入手,将其拓展并结合阿里巴巴影业从“文化中国集团”到现在的“阿里影业”的变化,加以双方背景简介、双方并购过程的分析,着重阐述针对某些文化产业特有的无形资产(如:创意、版权等无形资产)进行的分析,并最终对其出现的无形资产审计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同时阐述并购中发现的财务丑闻以及丑闻对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影响,结合案例中的无形资产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特点,提出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对策建议,并对相关各方提出了启示。本文创新点在于:从发现的会计问题入手,专门针对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如版权、创意等方面)的特点,总结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难点,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将得出的结论加以拓展,提出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审计的建议,并对其他各方提出了启示和建议。本文力求全面分析与概述针对文化产业企业相关的无形资产审计方面的问题,但囿于作者时间与学识,很多方面还未分析到位。如对于定量地针对某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这一方面,本文并未涉及。但由于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集群还处于一个刚刚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不太合理、产业发展较为分散且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国外成熟的市场与管理还差距很远。现在学术界也开始对其引起重视,所以相关文献并不多。因此,将来的研究更多可以针对并购后文化企业整合、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等角度进行。同时也希望在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产业能早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