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中6-姜酚的分离研究

来源 :桂林工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从生姜中分离提取出具有多种药物活性的6-姜酚单体为目标,着重研究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6-姜酚单体的最佳色谱条件。并对姜油树脂的提取、粗姜酚的制备、6-姜酚色谱馏分的脱溶剂、产物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中的6-姜酚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论文最后建立了生姜中6-姜酚单体的分离制备工艺流程,使用该流程可得到纯度大于98%的6-姜酚单体,方法总回收率为51.4%。论文具体内容及结论如下: 选用有机溶剂浸泡法制备姜油树脂。试验发现,6-姜酚主要是在最初24h内浸出的,在所选用的四种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和乙醚中,以丙酮为浸取剂所制得的姜油树脂纯度最高,所以选择丙酮做浸取剂,加入量按照1.0g姜粉加20mL丙酮的比例加入,浸取时间定为24h。 论证了加氢氧化钠萃取,再加酸使其游离出来转溶于有机溶剂的传统酚类物质分离方法应用于6-姜酚分离的可行性。结果认为此法不适用于6-姜酚分离,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的加入促使并加速了姜酚侧链官能团处发生裂解反应所致。 采用柱色谱纯化姜油树脂来制备粗姜酚,运用正交实验对柱色谱制备粗姜酚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中借助GC-MS检测技术,明确了目标产物6-姜酚在ψ(溶剂A:溶剂B)=1:4馏分段。 探索了分析型HPLC分离6-姜酚的最佳色谱条件,并对其进行了放大实验。使用C18色谱柱(25mm×300mm,15μm),以ψ(溶剂C:溶剂D:水)=60:1:39做流动相,在流速10mL/min、最佳进样量30mg的色谱条件下,成功地从粗姜酚中分离出6-姜酚。产品经UV、FT-IR、GC-MS、NMR四大谱综合解析后被证实是6-姜酚,其纯度经HPLC定量分析后为99.61%,高于Biomol公司产品纯度(9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姜中6-姜酚的分析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条件实验和系统考查。使用色谱柱(μBondpakC18,3.9mm×300mm,10μm),以ψ(甲醇:冰醋酸:水)=40:1:59做流动相,在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体积5μL的色谱条件下,定量分析6-姜酚。以6-姜酚浓度对峰面积作图,所得线性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范围:1.3×10-3~1.76mg/mL。回收率大于98%,RSD小于1.0%。
其他文献
磁性固相萃取是样品前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具有简便、快速、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吸附剂在磁性固相萃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萃取效率,而且还决定方法的灵敏度。因此,发展一种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的吸附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多巴胺包覆的磁性石墨烯(mag GO@PDA)为基质,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将分子瓶刷型聚合物接枝在基质表面,增加配体密度,制备高吸附容量、高选择
学位
提出一种干涉式全光纤传感器,能够同时实现对折射率和轴向拉力或温度进行双参数测量。传感器由一个微腔和一个纤芯失配衰减器组成。其中微腔结构是由飞秒激光加工光纤纤芯形
人血清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不仅为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关于它的研究也为众多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途径。某些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多少,在临床上可以用来诊断病症。 溶菌酶是分子量为14600的单链氨基酸,正常人体内的溶菌酶含量极低,很难检测出来,但在一些患者如白血病患者,肾功能衰竭者的体内,溶菌酶的含量增加,另外,一些生活在受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人体内溶菌酶的含量也很
本论文通过溶胶-凝胶过程结合非超临界干燥技术,以钛酸丁酯和工业硅溶胶为原料,通过混合TiO(,2)、SiO(,2)的醇溶胶和固体金属盐制备出掺杂TiO(,2)/SiO(,2)复合溶胶,并在其中
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催化、热稳定PVC、杀菌防腐、轮船防污等方面广泛应用。结构的多样性及良好的抗癌活性使其成为有机金属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采用固相研磨法和溶液法合成了系列(21种)新的酰氧基和芳氧基有机锡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确证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其与DNA、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采用固相研磨法,将难溶于有机溶剂的对甲
有机硅(Silicone)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双重特性(无机与有机材料特性)的特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中国正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建
在复杂生命体系中,对痕量蛋白质实现高灵敏、高精度的检测是当前生物分析技术面临的挑战。生物质谱(MS)具有高分辨率、高精确度、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优点,且能够与亲和富集和色谱
合成了联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BP)和二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二缩水甘油醚(HB)两种液晶环氧单体.BP、HB分别用对氨基苯氨基砜(SAA)和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固化,并和三种有机化
最近,微流控分析系统(μTAS)在生物细胞领域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微流控芯片的微米尺寸的通道更适合于单细胞样品的引入、操控、反应、分离和检测.因此,将这些功能集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