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经济摩擦和文化矛盾,而后者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编撰世界历史时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把各国的历史进行简单地相加也就显得不合时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学者从一体化的角度对编撰世界历史进行重新思考。全球史从宏观的视野出发,把交流互动作为历史学的主题,注重其历史学的现代性,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途径。 本文以《世界史》、《全球通史》、《新全球史》三部具有时代特色的著作为出发点,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全球史观的发展历程以及运用全球史观书写世界历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介绍了国内外全球史观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麦克尼尔《世界史》眼中的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在儒家思想及文化的熏陶下使封建社会牢不可破,但到了清朝末年儒家思想成为阻碍封建社会发展的桎梏,并对麦克尼尔全球史观视角下的中国文化描写不足地方以及需要借鉴的地方进行了评述。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描绘中国史,以及斯氏提出了历史规律对中国的影响,再对跨学科研究以及历史规律所体现的现实性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主要对本特利和齐格勒《新全球史》中的中国史所体现的文化互动、比较视野以及平等理念进行了论述,并对《新全球史》中所提出的中国“跨文化互动”主题、分期方法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对以上三部著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并就如何撰写中国特色的全球史提出了一些想法与意见,希翼对撰写中国“民族记忆中”的全球史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