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Twist1蛋白与Twist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异同,探讨它们在胃癌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7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术后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所有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患者中Twist1蛋白与Twist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两者在不同人口学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1)在76例胃癌患者中,Twist1表达呈阳性的患者46例,阳性表达率为60.53%,Twist2表达呈阳性的患者59例,阳性表达率为77.63%,两者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05,P=0.035)。Twist1蛋白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核中(58.7%,27例),Twist2蛋白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浆中(55.9%,33例),两者在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2=3.607,P<0.01)。(2)Twist1与Twist2在≤60岁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60岁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33%vs.83.33%;?~2=5.445,P=0.037);Twist1与Twist2在男性胃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7%vs.80.00%;?~2=4.881,P=0.044);Twist1与Twist2在女性胃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wist1与Twist2在低分化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中分化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0%vs.76.00%;P=0.021);Twist1与Twist2在高分化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72.7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粘液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管状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81%vs.87.04%;P=0.012);Twist1与Twist2在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I、II期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56%vs.62.22%;P=0.020);Twist1与Twist2在III、IV期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77%和100.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肿瘤>4cm与≤4cm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wist1与Twist2在复发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和88.8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未复发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90%和74.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术后生存时间<5年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1%和73.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1与Twist2在术后生存时间≥5年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和8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4)生存分析显示,随着Twist1与Twist2表达的增加,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均呈下降趋势,两者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Twist1阳性表达与Twist2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阳性表达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wist1和Twist2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及分布存在差异,且两者的过表达呈同步上调;(2)Twist2在胃癌中的表达普遍高于Twist1,作为胃癌筛查诊断的生物学指标、以及未来潜在的治疗靶点,Twist2优于Twist1;(3)Twist2对长期生存影响发挥着更加负面的作用,对远期预后的判断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