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和诡谲多变的全球情势下,创新能力是公司长期发展和盈利的重要保证。但不同公司的创新能力显然是千差万别的,在这种情况下,何种因素在影响着公司的创新能力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起,理论界便开展了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积极讨论,众多经济学家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产业特征、企业家能力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研究文献。然而,尽管由熊彼特提出的传统创新理论发展出的诸多理论流派产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文献,但终究无法解释在外部环境、公司结构和规模等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方式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随着对这方面的学术讨论日益激烈,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明显的公司治理属性——即不同的公司治理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所以,公司治理能够影响公司的创新投入,也会影响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而实现上述功能依靠的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目前有关公司治理与创新投入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实务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较多,理论研究不足;第二,局部研究较多,整体研究不足;第三,国内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鉴于此,本文借鉴创新经济学的相关观点,基于现代企业理论,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并探索构建了基于公司治理制度优化的创新投入促进模型,以期对公司治理与创新投入研究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与拓展,为中国企业优化公司治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本文致力于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的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第一,整理现有研究文献。讨论了技术创新的内涵以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并阐明了创新投入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性。同时,对有关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投入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阐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贡献与不足。第二,从理论层面分析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首先,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的理论演进,对产权理论、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阐述,提出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对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公司治理的分析,将公司治理分为两个层面——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前者关注的是事前的产权安排,后者关注的是对经理人行为的约束。接着,本文分别构建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模型,从理论视角分析了治理结构因素、治理机制因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第三,实证分析公司治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不同层面(治理结构、治理机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分析了治理结构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以股权安排的表征变量作为研究治理结构和创新投入相关性的解释变量,并引入股权性质以分析在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对创新投入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治理结构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的条件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股东间委托代理、私人收益最大化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具体而言,股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和创新投入的显著负相关;股权结构方面,股权集中度和创新投入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的和股权结构的交互项方面,在国有股权性质条件下中,股权集中度的提升对创新投入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股权制衡度的提升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创新投入正相关。接着,本文分析了治理机制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关于治理机制对经理人创新投入行为的激励,本文将其分为两种,一是对经理人(代理人)的直接激励,包括通过薪酬、股权等激励手段;二是对经理人的间接激励,包括董事会治理等因素,通过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来约束经理人的创新投入行为。实证结果表明:第一,董事长和CEO两职兼任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第二,经理人激励和创新投入有显著相关性,但不同激励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股权激励与创新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薪酬激励与创新投入呈正“U”型关系。第三,在两职兼任条件下,薪酬激励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第四,董事会规模和创新投入呈显著倒“U”型关系,说明董事会规模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拐点。第五,提高独立董事占比对创新投入有促进作用。第四,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对异质性创新投入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关于公司治理和异质性创新投入的Logit模型,即公司治理因素对不同类型创新投入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股权集中度提升有利于进行探索式创新投入,股权制衡度提升有利于进行探索式创新投入,国有股权性质有利于进行利用式创新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有利于进行利用式创新投入。在公司治理机制方面:提升薪酬激励水平有利于进行利用式创新投入,董事会规模和异质性创新投入呈正“U”型关系,即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先是有利于利用式创新投入,但超过一定规模后将有利于探索式创新投入。第五,提出促进创新投入的公司治理优化措施。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公司治理优化的创新投入促进模型。该模型表明,影响创新投入的公司治理因素可分为三种,即创新投入促进因素、创新投入抑制因素、创新投入权变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促进创新投入为导向的公司治理优化措施,其中包括“强化创新投入促进因素”、“弱化创新投入抑制因素”与“控制创新投入权变因素”三个层面,并加入对异质性创新投入考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本文以现代企业理论框架下的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不同层面公司治理因素和创新投入的关联模型,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机理。现有研究文献表明,公司治理因素对创新投入有显著影响,但实证研究较多,理论分析较少,本文以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公司治理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两个层面,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阐释了公司治理因素对创新投入的可能影响方向,丰富了该方面研究的理论分析视角。第二,本选题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加入对创新投入异质性的讨论,实现了公司治理和创新投入的双向多维度讨论。目前,国内在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多是对某一侧重点进行分析,将公司治理作为整体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对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并加入了公司治理对异质性创新投入影响的讨论。接着,在实证研究中,一方面对不同层面的公司治理因素进行梳理,实证检验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出于不同目的创新投入区分为探索式创新投入和利用式创新投入,从创新投入异质性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对不同类型创新投入选择的影响,拓宽了该方面研究的实证分析视角。第三,关于公司治理对创新投入的影响,现有参考文献的研究结果差别较大,甚至存在矛盾,究其原因固然有研究方法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数据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存在大量的手工收集,数据差异性较大。本选题采用国泰安、wind等权威数据库中上市公司数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四,构建了基于以公司治理优化为导向的创新投入促进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提出了若干公司治理优化措施。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出发,针对公司治理因素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本文将公司治理因素归于创新投入促进因素、创新投入抑制因素和创新投入权变因素三种类型,并将对异质性创新投入存在影响的因素加入其中,构建创新投入促进模型。同时提出了针对促进创新投入的公司治理优化政策,包括“强化创新投入促进因素”、“弱化创新投入抑制因素”与“控制创新投入权变因素”三个层面,提升了本文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国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利用便携式血凝仪行抗凝自我监测(patient self-testing,PST)及自我管理(patient self-management,PSM)在增加监测频率和保障抗凝安全性
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西替利嗪的有关物质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盐酸西替利嗪的有机溶剂残留量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含量、溶出度
高中阶段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不仅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需求,更是符合时代
战略资源的多少对于军事活动的胜负有巨大影响。前期魏国的强盛与它拥有河西、河东等地丰富的战略资源关系密切;后期魏国战略物资的生产能力大为削弱,虽然通过贸易可以部分地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服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治疗组在对
随着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旅游扶贫成绩斐然,与此同时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的诸多空间问题也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少有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村民的生存、发展公正性等空间正义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由于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民俗文化,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到访,这固然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然而我们不应忽视旅游扶贫工作中各利益主体产
从最初在食品保藏战略中的应用到最近提出的旨在抗击某些细菌感染的生物医学战略中的应用,细菌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病原菌,由它引起的
<正>第三季度成史上最差销售季第四季度或回暖时值2017年末收尾阶段,又到了家电"江湖"亮成绩单之时。这一年,彩电行业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起伏:乐视遇困、惨淡财报季、面板价
制造强国梦、材料当先行"。关键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本文从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演进规律、技术创新、商业化应用、战略与政策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
在土木工程中,设计与建造技术除了需要对未实施的建筑进行设计与施工,还需要对既有建筑的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本文结合目前土木工程设计当中主要的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