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糖簇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pab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价糖类化合物是为模拟天然存在的多天线的寡糖链而发展起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作为抑制剂和靶向运输方面的突出效果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研究兴趣。本论文以肝细胞表面受体(ASGPR)和植物凝集素Con A为靶点,研究了多价半乳糖簇和甘露糖簇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1.多价半乳糖簇的合成包括糖簇骨架的合成,装有连接臂的半乳糖砖块的合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偶连。以谷氨酸作为糖簇骨架的基本单元,通过谷氨酸间的偶连得到氨基端被保护,端位为羧基的二、三、四分支的糖簇骨架。以2-(2′氯乙氧基)乙醇作为连接臂通过糖苷反应与糖基部分偶连,之后叠氮化、还原,不经分离直接与二、三、四分支的谷氨酸骨架反应,脱去乙酰基和苄氧羰基得目标糖簇G-13,G-16和G-19。在这三个糖簇化合物中都留有氨基官能团,便于将来与药物分子、或基因等偶连。 2.放射性配基体外竞争结合实验表明多价半乳糖簇与肝细胞的结合能力在价数矫正后之比为四价糖簇G-19:三价糖簇G-16:二价糖簇G-13:半乳糖=688:97:15:1。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表明对多价半乳糖簇糖基的数目,糖基间的距离和化合物的柔韧性是影响与肝细胞受体结合的主要因素。 3.多价甘露糖簇的合成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合成了九个化合物。第一种方法是先将甘露糖烯丙基化,乙酰基保护得到中间体M-3,M-3在RuCl3/NaIO4的氧化下得到糖的羧酸衍生物M-5,其分别与1,6-己二胺和三(2-氨乙基)胺缩合,脱去乙酰基保护后得到目标化合物M-7和M-9。第二种合成甘露糖簇的方法与前面合成半乳糖簇的方法基本相同,也是以多分支的谷氨酸作为骨架。所不同之处在于需采用甘露糖的三氯乙酰亚胺酯作为糖基供体,与2-(2′氯乙氧基)乙醇发生糖苷化反应,得到化合物M-11。其余步骤同半乳糖簇的合成,得二分支目标化合物M-14和三分支目标化合物M-17。第三种合成方法是采用四组分Ugi反应—锅法合成甘露糖簇。将糖的醛基衍生物M-4、1,6-己二胺、异氰基乙酸甲酯分别与苯甲酸、乙酸和环己烷摘要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梭酸反应,脱保护后得到含有苯环的化合物M一21,含有脂肪烃链的化合物M一22和含有环烷基的化合物M一23。采用糖的梭酸衍生物M.5与苯甲醛,异氰基乙酸甲酷和1,6一己二胺或三(2一氨乙基)胺利用Ugi反应,脱掉保护后得到含有苯环的二、三价甘露糖簇M一25和M一27。通过ELLA实验证明含苯环的化合物M一21,M一25和M一27对ConA的结合力明显增强,其中以二分支甘露糖簇M一25的抑制效果最强。利用DOCK软件计算M一25和M一27与ConA对接的结果同ELLA实验结果相吻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以来50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腔镜组)及50例既往行传统根治术患者(传
介孔MCM-41分子筛具有规整孔道结构和狭窄孔径分布、比表面和孔体积大等特点,其表面经过有机或无机功能化改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材料,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介孔
目的:调查1999~2000年北京和湖北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 药性状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活性试验。结果:(1)甲氧西 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
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点多、面广、线长"的加油站网络布局现状,既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又要应对形形色色的客户群体,还要抓好加油站基础管理工作,很多从事加油站
本论文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和探针分子技术,结合量化理论计算,对甲醇在银交换的HZSM-5分子筛上催化转化制芳烃的反应、负载钒氧化物催化氧化甲醇的反应以及改性的钒氧铝催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网民素养的缺失是导致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等不良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加强网民自身素养的培养,对我国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