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作为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问题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谋取更大利润利用技术手段开始走“歪门邪路”,导致“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镉大米”等危害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仅危害民众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很大难题,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制约法制政府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之一。 根据职能划分,我国大部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是由县级政府及相应职能部门实施的,因此深化基层食品安全体制改革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问题食品的频频出现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危害,也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执法权威收到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监管体制存在弊端,我国食品安全从上到下由多个部门予以监管,职能交叉问题严重,监督盲区容易出现。我国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特征是实行多部门、分段监管模式。事实上,这种多部门、分段监管模式,说是各司其职,但实际上在监管衔接和部门合作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因为职能的交叉,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容易造成部门间的推诿扯皮,从而降低监管效率,影响了区域食品安全。 本文就是着手研究当前安徽省县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第一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的特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第三部分了阐述了当前安徽省县级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第四部分在阐述现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第五部分结合美国、日本、加拿大、深圳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监管模式,认真总结经验和启示,提出进一步完善当前安徽省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若干举措,为当前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