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2061计划”中将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的发展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代表着国家发展水平。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水平,对国家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科学素养形成的过程中,不同学科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又存在学科差异,即出现了相应的学科素养。物理作为理科中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物理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素养,包括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的学生,因此科学态度就成为物理学科素养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良好的科学态度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整个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接受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科学态度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中学物理教育在此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存在哪些问题,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本研究通过使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开发的CLASS科学态度测量量表(物理)对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榆林市、安康市的2所初中和3所高中共计5所学校的1153名中学生进行研究。其中初中2所,一所为市级重点中学的初中部,一所为省级重点中学初中部的分校;3所高中均为省级重点高中。笔者在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挑选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如下:1.在整个阶段,从初二到高三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中学生科学态度的总体水平呈现出倒“V”型。即,初中阶段,科学态度的测量成绩呈现显著的上升,在初三阶段达到顶峰:高中阶段,科学态度出现显著下降,下降趋势在高中阶段一直存在,最终在高三趋于平稳。2.不同维度在不同年级存在出差异。初中阶段,学生在“个人兴趣”、“解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熟练度”、“概念应用”方面上升趋势极其显著;初三至高一阶段,学生的,“个人兴趣”、“解决问题能力”水平下降,随之而来造成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熟练度”出现极其显著的下降;高一至高二阶段,“物理与真实世界联系”出现首次下降并且下降极其显著,伴随产生的影响是“概念理解”的成绩出现显著下降;高二至高三阶段“物理与真实世界联系”、“概念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的趋势有所减缓,“解决问题的熟练度”出现显著上升。3.科学态度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初中阶段的表现要好于男生,但是男生在高中阶段实现反超,最终整体水平高于女生。女生整体趋势较为稳定,男生科学态度水平整体趋势不稳定。随着学习的深入,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存在减小的趋势。为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相关改进建议。针对学生普遍暴露出的问题,建议主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增加实验教学,有效减少性别差异三个方面提出。希望对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经过科学认真和严格的研究方法和行动,对中学生科学态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关于中学生的研究,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