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供血者的筛选和血液样品的检测有效地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但是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的危险仍然存在。因此,采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处理单份新鲜冷冻血浆已经成为一种灭活潜在病毒的常规程序。 所谓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就是在光照的情况下,可激活产生单线态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它们对病毒的核酸、蛋白质和脂类都有破坏作用,同时也对血浆中的许多蛋白有损伤。例如对纤维蛋白原、凝血Ⅷ因子等凝血类因子损伤程度高达20~35%。组氨酸和色氨酸等单线态氧的淬灭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浆蛋白和脂类的损伤,但也影响对病毒灭活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在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的过程中,血浆中的维生素C浓度与凝血类因子的损伤程度成负相关。在血浆中加入维生素C,是否对血浆一些活性蛋白成分也有保护作用,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探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病毒灭活的效果以及在该方法病毒灭活过程中,维生素C对血浆活性蛋白的保护作用。 在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处理血浆过程中,为了证明维生素C是否对指示病毒灭活效果有影响。采用细胞病变效应评价病毒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在单采人血浆中加入1μmol/L亚甲基蓝以及240μmol/L维生素C,再给以40 000lx荧光强度照射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