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大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使许多疾病的发病更加年轻化,冠心病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其逐渐攀升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已使其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巨大威胁。冠心病的预防、诊治目前已成为全球医学共同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血常规检测中衡量血循环中红细胞大小异质性的参数,既往用于贫血类型的区分。自2007年Felker首先提出RDW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关系以来,关于RDW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RDW水平,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胸痛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疑诊为ACS的患者,按照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接受冠脉造影且结果阳性的ACS患者221例,以及同期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的5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逐一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例如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如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以及各项实验室结果(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比较两组患者RDW水平是否有差异;将ACS分为不稳定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UA)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分析两组患者RDW水平,比较其差异;根据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详细记录受累血管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受累血管的支数,采用Gensini积分评分法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按评分结果分为三组:≤30分组、31-60分组、>60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RDW水平,比较其差异,进而探讨RDW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统计结果由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1.ACS组患者的RDW水平(13.02±0.68)明显高于冠脉结果正常组(12.6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组的RDW水平(13.12±0.66)相较于UA组RDW水平(12.84±0.68)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DW水平与Gensini积分存在正相关性(P<0.05,r=0.258)。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RDW水平逐渐升高,除对照组与积分≤30分组这两组之间的比较无差异之外,其余各组比较两两之间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DW可能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2.RDW与ACS的严重程度相关,对ACS的诊断及临床危险分层具有参考作用。3.RDW水平与Gensini积分具有正相关性,RDW可用于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