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奶牛乳房炎重组质粒p215C3LYZ的环境释放试验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2786517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房炎是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普遍使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但抗生素存在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难以根治等缺陷,特别是“无抗奶”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抗生素应用。因此,开发高效、广谱、低毒、无残留的防治奶牛乳房炎新药成为研究热点。本实验室将溶菌酶的广谱溶菌作用与基因治疗原理相结合,构建表达人溶菌酶(hLYZ)基因的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215C3LYZ和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KLYZ,用来治疗和预防奶牛乳房炎。经动物转基因和乳腺暂态表达试验证明,重组载体能在乳腺细胞中表达有活性的重组hLYZ,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腺炎常见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初步临床试验证实,该基因药物对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具有疗效确切、无有害残留等优点。本次环境释放试验在开放系统中进行基因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以进一步证实其临床使用安全性。将卡那霉素抗性(KanR)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构建重组质粒pQE-Kan;经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预期大小的Kan抗性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Kan抗性蛋白抗血清;分别用重组质粒pQE-Kan和p215C3LYZ转染COS-1细胞,将转染细胞上清分为添加和不加Kan组,接种DH5a大肠杆菌,培养物的OD600检测结果显示,添加Kan组的DH5a大肠杆菌生长被抑制,转染细胞上清中无Kan抗性蛋白表达;以Kan抗性蛋白免疫血清进行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无Kan抗性蛋白表达;将p215C3LYZ注射奶牛乳腺,用脱脂和浓缩奶样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牛乳中也无Kan抗性蛋白表达;将质粒p215C3LYZ穿刺注射乳房基部,从血液、奶样、唾液、粪、尿样品以及空气和垫料培养物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除质粒注射后第一天奶样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其余时间均为阴性。这些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215C3LYZ没有向周边环境扩散,不会表达对奶牛和人体有害的Kan抗性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港城经济和地方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最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几名外国小朋友来校就读。在教师眼中,这几个“小老外”个个活泼好动、聪明可爱。尤其去年五(1)班转进的来自英国的小朋友康可(中文名),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几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由于“打造双语”的需要,康可积极地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双语艺术节”、“童梦节”、“六一儿童节”,甚至在升国旗中双语主持活动中都能大显身手,可谓占尽了风头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使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一、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    无论是数学的产生,还是数学的发展,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
当前随着新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课堂中采用、实施目标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故而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和采用。笔者拟就近期对实施目标教学的认识、思考与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教学体会与经验,以与大家一起共同切磋
主要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槲皮素对己烯雌酚(DES)致成年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用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检测睾丸组织及体外培养的生精细胞培养液中超氧
为培养创新性的人才,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把握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容,努力实践积极,探索,下面就是我用创新思想实施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潜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足够的探究欲望是完成探究任务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
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RHD),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RHD以呼吸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