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F波对面神经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意义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l二的诊断多根据接诊医生的经验,没有一个可靠的客观标准。而检查面神经F波的检测手段不仅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对定位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目前的主要诊断手段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头、颈MRI检查排除其他病变、肌电图检查等。其中肌电图(EMC)检查尤为重要。但目前面神经肌电图检查须在发病2~3周后才能通过失神经电位探知神经严重损伤,因此临床急需新的检查手段来弥补这一不足。F波是周围神经接受超强刺激后,神经冲动逆行沿近端运动纤维向脊髓传导,兴奋前角细胞(AHC)后返回的电位。F波的测定对判断整个运动神经的功能及判断周围神经(PNP)病变的性质,动态地观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特别是近端神经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对面神经炎F波表现的研究还较少。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面神经炎患者健侧和患侧面神经的F波表现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F波各参数对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价值,从而为面神经炎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对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仪对53例早期(3天内)患一侧面神经炎的患者(全部符合面神经炎诊断标准)。分别检测健侧和患侧面神经F波。检测参数包括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MIP)、F波的最小潜伏期值、F波的最大潜伏期值、F波出现率。 结果 1.37例一侧面神经严重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消失,健侧面神经F波存在。患侧与健侧F波的平均潜伏期、F波潜伏期最小值、F波潜伏期最大值以及F波出现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2.16例一侧轻至中度病变患者患侧面神经F波存在,但患侧面神经F波的平均潜伏期、F波潜伏期最小值及F波潜伏期最大值和健侧相比明显延长,患侧F波出现率和健侧相比明显减少.最后统计结果有明显差异(p<0.0001)。 结论 F波包括F波的平均潜伏期、F波潜伏期最小值、F波潜伏期最大值及F波出现率均是诊断面神经炎的敏感指标,F波的测定对判断整个面神经的功能,尤其是面神经近端的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面神经F波作为一种能准确评价面神经颅内段功能的简单、敏感的客观方法,将为我们提供一种早期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的客观指标,将在面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多个参数相结合有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以及判断预后。
其他文献
文章从大数据在高校治理领域的应用展望入手,同时结合大数据自身特性,对照大数据技术要求,深入阐释目前高校治理领域存在的数据瓶颈.切实转变高校数据治理理念,并通过加强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给公安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智能化的阵地机器人作为不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机器人,而是虚拟机器人,从互联网中崛起,在公安工作中
轨道交通行业在交付用户时,需要将维修保障及使用维护说明书一同交付给客户.客户根据这些文档进行车辆的日常使用及维修.目前文档均使用WORD和PDF等形式存在,此种方式不利于
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概况和方案设计,例举了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的实例.智能电网对外界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因此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