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qing32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施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其政治与人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学说而建立起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中国的政治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进步意义不容忽视。它的经验与教训,都值得借鉴与重视。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借鉴制度学、政治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实施、利弊、终结等方面作了初步探析。希望从考试制度方面,对现代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盎格鲁-诺曼时期的财政制度是中世纪英国财政制度的的起点,以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制度为基础,以诺曼王朝的采邑制度为框架,中世纪英国的财政制度得以形成自己的特点。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互相征伐和后来王国的统一,使英国出现统一的王权。同时,国王的收入结构渐渐成型,郡和百户区等财政机构的发展、丹麦金的征收都为诺曼王朝所沿用。诺曼征服对于英国的历史发展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征服者威廉将诺曼底发展成熟的采邑制度带到
冰嬉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皇家冰嬉活动吸收了前代及民间冰嬉活动的精髓,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性的宫廷庆典。清代冰嬉的发展不仅是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更是出于加强军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政党文化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政党文化”这个概念虽然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但并不表示着这项工作现在才开始,这个艰巨的探索实际上是与中国共
本文对汉代玉文化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汉代玉器的发展使玉器功能、种类、数量都有巨大突破。部分玉器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如玉璧以前主要是在礼制活动中用到,到了汉代,玉璧不仅继
康有为先生曾感叹道:“漕运之制,为中国大政。”纵观中国历史,确如康有为先生所言。自秦一统全国至清亡,两千余年的封建王朝中,漕运一直发挥着维系中央集权与国家稳定的巨大作用,是
法国耶稣会士张诚自1687年来华到1696年为止,备受皇帝恩宠。他参加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为康熙皇帝进讲西学,跟随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等一系列活动。《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历史上